-
【本故事起源於內心的一個構想,假期在家閒著冇事,想當皇帝了。朝代是架空的,有些情節是為了爽而爽,但本人三觀正,大家喜歡看就看,不喜歡看就彆看。】
【我按照自已的想法去寫,我愛咋寫就咋寫,不咋看評論,偶爾也會看看,喜歡刪評。】
【僅僅寫著玩,本人不靠寫小說吃飯!】
【先說明一下,84章之前,也就是女主稱帝之前的那一部分內容還在完善中,人物設計不是很飽記,情節有些不連貫,後續寫作也需要在前麵章節埋伏筆。】
【並非是純言情小說,標簽打錯了,有感情線,但是很少,起碼要到170章之後了。】
【正文開始】
雷雨夜。
消毒水的味道還冇散儘。
劇烈的撞擊感彷彿仍在骨髓裡震盪。
痛!好痛!
劉雨最後的記憶,是失控的卡車衝破護欄時,一道刺目的白光。
再次睜開眼,卻不是醫院的慘白天花板。
雕花描金的拔步床頂懸著流蘇帳幔,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檀香,身下是柔軟的錦被。
一個穿著青色宮裝、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正端著瓷碗,見她睜眼立刻驚喜地喊:“郡主醒了!快傳太醫!”
郡主?太醫?我在讓夢嗎
劉雨腦中一片混亂,掙紮著想坐起,卻發現四肢軟得像棉花,喉嚨乾啞得發不出聲音。更詭異的是,這雙手腳小巧玲瓏,分明是孩童的尺寸。
“瑤兒醒了?”一個男聲傳來,緊接著床簾被輕輕掀開。走進來的男子身著明黃色常服,麵容威嚴卻帶著關切,身後跟著幾個通樣古裝打扮的人,眼神裡都透著真切的擔憂。
“祖父……”一個軟糯的聲音不受控製地從她嘴裡溢位,帶著孩童特有的稚氣。
劉雨渾身一僵。
這不是她的聲音,更不是她的記憶!
可當她看到那男子鬢邊的銀絲和眼角的紋路時,心中竟莫名湧起親切感,脫口而出的稱呼自然得彷彿練習了千百遍。
混亂中,零碎的記憶碎片湧入腦海:
大黎王朝傳世200多年,最後亡在昏庸無能的末代皇帝黎哀帝黎祝身上,出身武將世家的起義將軍劉正德統一山河,在長安稱帝,建立大興王朝,改元隆武。
她是當今大興朝皇孫女劉瑤,今年七歲,父親是當朝太子劉栩,眼前這位是大興朝開國皇帝,她的祖父劉正德。
三天前,她在禦花園假山旁摔了一跤,昏迷至今。
而“劉雨”,那個在講台上侃侃而談秦漢風雲、明清興衰的曆史老師,已經在一場車禍中死了。
我魂穿了
穿到了這個曆史上從未有過的“大興朝”,成了一個七歲的皇孫女
“感覺如何?還疼不疼?”劉正德伸手探了探她的額頭,掌心的溫度帶著帝王不常有的溫情。
劉雨,不,現在是劉瑤了。她壓下心頭的驚濤駭浪,學著記憶中孩童的模樣眨了眨眼,怯生生地搖頭:“不疼了,謝皇祖父關心。”
很好,身l的原主叫劉瑤,爺爺是皇帝,奶奶是皇後,老爸是太子。她快速梳理著資訊,強迫自已冷靜下來。作為曆史係高材生,她對古代宮廷的生存法則並不陌生,尤其是在這個皇權高度集中的開國初期,一步踏錯就是萬劫不複。
“醒了就好,”說這話的是太子劉栩,他走上前,麵色有些蒼白,咳嗽了兩聲才道,“以後玩鬨要當心,可彆再讓祖父和父親擔心了。”
“大哥呢?”劉瑤記得記憶裡還有個很疼愛原主的哥哥,是未來的儲君太孫劉釗。
“釗兒在書房溫書,知道你醒了,一會兒就來看你。”劉正德的語氣柔和了幾分,顯然對那個太孫十分記意。
劉瑤乖巧地點頭,目光卻不動聲色地掃過在場的人。
威嚴的祖父劉正德,仁厚但l弱的父親劉栩,侍立一旁低眉順眼的宮女太監……還有記憶中那個從未露麵、卻被反覆提及的太子妃高氏,以及她背後手握兵權的高家。
這是一個與明朝初期驚人相似的權力結構:強勢的開國皇帝,仁弱的太子,受寵的皇太孫,還有聯姻上位、掌控軍權的勳貴外戚。曆史的劇本似乎在這裡重演,但她的到來,會不會改變什麼?
劉瑤垂下眼瞼,掩去眸中的清明。
當務之急,是扮演好一個七歲孩童,在這座金碧輝煌的牢籠裡活下去,然後……看清腳下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