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甦醒的異瞳
林未睜開眼時,首先聞到的是消毒水與舊書混合的奇特氣味。
陽光透過百葉窗,在病房地板上切割成明暗相間的條紋。她微微動了動手指,感受到靜脈點滴的冰涼正緩慢滲入自己的身體。記憶如同破碎的玻璃,散落四處——刺眼的車燈、尖銳的刹車聲、玻璃碎裂的脆響,以及劇烈的疼痛。
然後是一片黑暗。
“你醒了。”門口傳來冷靜的女聲。一位身著白大褂的醫生走進來,手裡拿著病曆板,“感覺怎麼樣?”
“頭痛。”林未的聲音沙啞得幾乎認不出是自己的,“我這是”
“市中心醫院。你遭遇了車禍,昏迷了兩天。”醫生走近,檢查著她的瞳孔反應,“除了多處擦傷和輕微腦震盪,你的右手臂骨折,我們已經做了固定。另外”
醫生頓了頓,語氣變得有些微妙:“你的視覺神經受到了特殊損傷,目前看來冇有大礙,但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尋常的後遺症。如果發現看東西有什麼異常,請立即告訴我們。”
林未輕輕點頭,太多資訊讓她頭腦發脹。等醫生離開後,她嘗試用未受傷的左手撐起身體。病房門再次被推開,這次進來的是她的閨蜜兼合夥人蘇雨。
“未未!你終於醒了!”蘇雨幾乎是撲到床前,小心翼翼地擁抱她,“嚇死我了!聽說是在古董店回來的路上出的車禍?”
林未艱難地點頭,“那件民國旗袍”她突然睜大眼睛,“旗袍怎麼樣了?”
作為一家小型私人旗袍博物館的館長,那件剛剛收購的1930年代珍品旗袍對她而言幾乎和生命一樣重要。
“都什麼時候了還關心旗袍!”蘇雨哭笑不得,“放心吧,盒子包裝得好好好的,隻是有點皺褶,已經送回工作室了。倒是你——”她突然壓低聲音,“醫生有冇有說你的眼睛?”
林未敏銳地捕捉到蘇雨語氣中的異常:“說了可能會有後遺症,怎麼了?我的眼睛看起來有問題嗎?”
蘇雨欲言又止,最終從包裡掏出一麵小化妝鏡遞給林未。
鏡中的臉依然是她熟悉的模樣——白皙的肌膚,線條優美的鵝蛋臉,一雙總是含著水光的杏眼。但奇怪的是,她總覺得自己的眼睛似乎比平時更加明亮,甚至
“你的虹膜顏色好像變淺了一些,”蘇雨小聲說,“幾乎透明得像水晶一樣。醫生說這是視覺神經受損導致的色素變化,可能會恢複,也可能”
林未放下鏡子,內心泛起一絲不安,但還是強作鎮定:“沒關係,人冇事就好。”
出院後的一週,林未逐漸發現醫生所說的“後遺症”遠不止虹膜變色那麼簡單。
她開始看到彆人看不到的東西——每個人周圍都籠罩著一層淡淡的光暈,不同情緒狀態下,光暈的顏色和強度會發生變化。焦慮是暗紅色的波動,平靜是柔和的藍,喜悅則呈現為明亮的金色光環。
更奇怪的是,當她接觸物品時,偶爾會閃現一些模糊的畫麵和情緒片段,尤其是那些曆史悠久、充滿故事的老物件。
“所以我現在成了人形情緒檢測儀兼古董鑒定器?”林未對著工作室裡那件逃過一劫的民國旗袍苦笑。她小心翼翼地用左手輕撫旗袍精緻的繡麵,一瞬間,一些零碎的畫麵閃過腦海——舊式留聲機流淌出爵士樂,高跟鞋踏在花磚地上,還有若有若無的梔子花香。
“太魔幻了。”林未搖搖頭,把旗袍仔細掛回儲存櫃中。
適應新能力的過程並不輕鬆。資訊過載讓她經常頭痛,街上行人各色情緒光環交錯讓她眼花繚亂。她學會了通過深呼吸和控製注意力來調節這種能力,漸漸發現當自己集中精神時,甚至能稍微感知到他人光環背後更深處的情感。
(請)
甦醒的異瞳
一個月後,林未基本恢複了日常生活。為了感謝蘇雨在她康複期間的幫助,她決定親自下廚招待閨蜜。然而在超市采購時,她意外撞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她的前男友陸澤,正和一位氣質溫婉的女性一起挑選水果。
林未下意識躲到貨架後,心臟莫名加速跳動。與陸澤分手已經兩年,原因是對方認為她“過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缺乏情感共鳴”。分手時的話依然刺人:“林未,你漂亮得讓人移不開眼,但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永遠觸不到真實的你。”
此刻,林未注意到陸澤周圍的光環呈現出柔和的粉金色,那是真誠愛戀的表現。而他身旁的女性,光環也是相似的色彩。看來他找到了能“情感共鳴”的人,林未苦澀地想。
匆忙結賬離開超市時,林未冇留意到自己的錢包從包中滑落。
半小時後,手機響起,陌生號碼。
“是林未小姐嗎?我撿到了您的錢包,根據裡麵的名片聯絡您。”電話那端的男聲低沉悅耳,“方便現在過來取嗎?我在中央廣場的咖啡廳等您。”
林未急忙趕到約定的地點,推開咖啡廳門的瞬間,她幾乎被眼前所見震住。
整個咖啡廳裡瀰漫著各種各樣的情緒光環,如同一場無聲的色彩交響樂。而在所有光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坐在窗邊那位男士周圍的光暈——那是一種她從未見過的深邃藍色,如同夜空中最遙遠的星辰,寧靜中蘊含著難以測度的深度。
隨著她走近,注意到這位男士有著輪廓分明的麵龐和深邃的眼眸,看起來約莫三十五六歲。當他抬起頭與她目光相接時,林未感到一陣奇異的共鳴,彷彿某種頻率在她的心靈深處引起了振動。
“林小姐?”男子起身,禮貌地微笑。他很高,足有一八五以上,穿著剪裁合體的深灰色西裝,氣質沉穩卻不迫人。
“是的,非常感謝您。”林未接過錢包,注意到當他手指無意間觸碰到她時,那股深邃的藍色光環似乎微微波動,閃過一絲金色的紋路。
“不必客氣,很高興能物歸原主。”男子遞給她一張名片,“沈星辰,星源文化遺產基金會的負責人。”
林未驚訝地抬頭:“真巧,我經營一傢俬人旗袍博物館。您可能聽說過,‘林氏衣韻’?”
沈星辰眼中閃過驚喜:“當然!我們基金會最近正在籌備一個傳統服飾保護項目,您的博物館在我們的合作名單上。這真是意想不到的緣分。”
他們自然而然地聊了起來。林未發現與沈星辰交談出奇地舒適,他知識淵博卻不賣弄,對話間總是恰到好處地理解她的觀點。更讓她驚訝的是,沈星辰周圍那圈深邃藍色光環在她說話時會微微泛起金色波紋,彷彿對她的言語產生著共鳴。
“冒昧問一句,”沈星辰突然說,“林小姐最近是否經曆過什麼不尋常的事?”
林未心裡一驚:“為什麼這麼問?”
“隻是感覺您有一種特彆的氣質,”他溫和地解釋,“或許是我多心了。”
當他們告彆時,沈星辰提出:“既然我們有可能合作,不如下次請您參觀我們的基金會?那裡收藏了一些可能您會感興趣的服飾文物。”
林未欣然同意。
回家的路上,林未不斷回想與沈星辰相遇的每一個細節。那種奇異的心靈共鳴感和他獨特的光環讓她無法忘懷。更讓她困惑的是,在整個交談過程中,她幾乎冇注意到咖啡廳裡其他人的情緒光環,彷彿沈星辰的存在本身就形成了一個遮蔽其他乾擾的場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