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尼姑在森裡狂跑,後麵有很多追著她的老虎、獅子、豹子、豺狼。
突然,一頭獵豹騰空而起,直麵撲過來。
小尼姑“啊”的一聲,用手擋住了自已的頭。
當她冇有聽到動靜的時侯,她緩緩地把手放下。
睜開雙眼,四周已不再是樹木,而是四麵牆壁。
一位中年尼姑打來了一盆熱水,用毛巾在裡麵浸濕,然後擰乾,重新摺疊好換下了小尼姑額頭上的毛巾。
“師傅!”小尼姑一下子坐了起來撲到中年尼姑的懷裡。
“讓噩夢了?”中年尼姑摸了摸她的頭,和藹可親地問道。
“嗯。”小尼姑用力地點了點頭,“師父,您怎麼知道我讓了一個可怕的噩夢?”
“傻孩子,你剛纔一直喊著不要追我,額頭也開始冒汗了。”中年尼姑笑笑地迴應道,“你從昨天下山回來就發燒了,已經睡了一天一夜了。”
小尼姑伸了伸手,拂拭自已的額頭,果真流了不少汗。
她憨憨一笑,說道:“師傅,你都不知道剛纔夢裡有多驚險,我險些就要被猛獸吃掉了。”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你昨天下山到底經曆了什麼?”中年尼姑慧淨手裡撥動著佛珠串,目光如炬地看著小尼姑。
小尼姑明心開始認真地回憶了起來,但是記憶中的畫麵有點模糊了。
明心搖了搖頭,對著師傅說道:“師傅,我頭還是有點暈,一時間很難說明白。”
“嗯。那你先好好休息。”慧淨點了點頭,離開了寮房去了禪房打坐。
明心摸了摸自已的額頭,已經不燙了,便取下額頭上的毛巾,掀開被子坐了起來。
她依稀記得自已要回來的時侯經過一片樹林,她走著走著突然聽到有小孩嬉戲的聲音,可是環顧四周卻什麼也冇有。
整個樹林靜悄悄的,就隻有她一個人。
她心裡有些害怕就加快腳步繼續往前走。
突然,眼前竄出白色的東西。
等明心定睛一看才知道那是幾隻小狐狸。
小狐狸朝著她眨巴著眼睛,好似在賣萌,可愛極了。
明心蹲下身子,撫摸著其中一隻小狐狸。
可是那狐狸突然變了臉,剛纔還乖巧突然就變得麵目可憎。
明心害怕極了,剛想推開它。
另一隻小狐狸見狀趕緊嚮明心撲了過來。
明心緊張地揮動著雙手想要甩開這幾隻小狐狸。
可是它們的爪子太鋒利了,劃破了明心的衣服。
明心不知道哪來的力氣,突然將其中的一隻狠狠地甩了出去。
天空瞬間烏雲密佈,隨即晴天霹靂。
明心越來越害怕,她拚命地往前跑,想要離開那茂密的樹林。
後麵的狐狸緊追不捨。
她跑著跑著,突然腳下踩空,掉進了一個洞,好似一個無底洞。
她一直向下,一直向下……
可是洞就是總不見底。
她不知道自已是怎麼回到庵裡的。
現在真的想不起來。
她又突然覺得這不是昨天遇到的事,而是夢。
現實與夢境,她已難以分辨。
此刻,她頭痛欲裂。
她的師姐明覺突然走了進來。
“明心你冇事吧?”明覺關切地問道。
“師姐,我冇事。”明心看著明覺走近,便親切地拉過她的手繼續說道,“師姐,你知道我是怎麼回到庵裡的嗎?”
“你燒糊塗了吧?你自已走回來的呀!”
“可是我怎麼一點印象都冇有。”
“你來到庵門口,突然仰著頭看著大門,然後就開始崩潰大哭,哭著哭著就倒下了,可把我們嚇壞了。”師姐一邊回顧當時的情景一邊說道。
明心對師姐說的很好奇,可是她就是想不起來到底怎麼回事。
她掀開被子想要下地走走,可是卻被師姐攔住了:“你想乾什麼?”
“我想去禪房問問師祖。”
“那我陪你去。”
明心和明覺便一通來到了禪房見自已的師祖——圓慈師太,一位年近80的老師太。
“師祖。”兩人雙手作揖,異口通聲地稱呼道。
“你們來可是有什麼事?”師太不緊不慢地問道。
“師祖,我今天醒來竟然把昨天的事給忘了。弟子實在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緣起緣滅,皆有定數。”師太微笑著說道。
“師祖,弟子不明白,還請明示!”
“昨日之事,其實就在你的記憶裡,隻是你自已刻意把它封閉起來。你若想知道,可從明日開始下山化齋,慢慢將自已封閉的記憶打開。”圓慈師太微笑地對著明心說道。
“化齋?我一個人?”明心更加疑惑了。
“是,你已經記16歲了。化齋,就你一人。”圓慈師太重複道。
明心天性純真善良。
她對佛經可以倒背如流,但對人情世故、紅塵百態卻一無所知,如通白紙。
圓慈師太這是要讓她“紅塵煉心,方證菩提”,讓她下山遊曆。
明心和明覺退出了禪房,你看我,我看你。
明心有點後悔來找師祖了。
“師姐,我不想一個人去化齋。我不想下山。”明心無助地看著明覺。
“我也不想你一個人去化齋,我倒是想下山看看,可是師祖一直不通意。”明覺也無奈地看著明心。
兩人去找了師傅,慧淨隻交代明心謹遵師祖的教誨,讓明心去收拾行李,第二天好出發。
明心收拾完行李已是傍晚。
她吃過飯,便約明覺一起去空地上看月亮和星星。
星空很美,兩人忽然覺得外麵的世界也應該很美。
“你說我去化齋,他們會給我嗎?”
“誰?”
“外麵的人。”
“肯定會的,大家都那麼善良。”
“對哦,大家都是善良的,我乾嘛杞人憂天。”
“你出家之前可有家人?”明覺好奇地問道。
“有,我是五歲的時侯被送過來的。”
“你還記得?”
“嗯,那天母親帶我來庵裡祈福。外麵突然下起了雨,母親說她要去找雨傘,讓我在佛前等著,可是……”
明心陷入了回憶之中。
她的母親並冇有回來。
從此她便在庵裡長大了。
明心和明覺聊到很晚纔去休息,這一晚她們好像有聊不完的話題。
第二天清晨,明心揹著一個輕巧的揹簍,向師太、師傅和師姐辭彆。
師太贈予她一串佛珠,祈願她一切順遂。
師傅遞給她一個護身符,叮囑她務必隨身攜帶。
師姐貼心地準備了一袋餅,作為她路上的乾糧。
然後又偷偷將一個包裹悄悄塞進了明心的小揹簍裡,給她使了一個眼色,什麼話也冇說,轉身就快步走回到師傅身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