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餓殍與鐵疙瘩

1960年的春天,北風捲著沙礫抽打在土坯牆上,發出嗚咽般的聲響。李建軍蜷縮在漏風的炕角,胃裡的絞痛像有隻手在裡麵擰麻花。他已經三天冇正經吃過東西了,嗓子眼乾得能冒煙,眼前陣陣發黑。

建軍,建軍你醒醒。孃的聲音帶著哭腔,粗糙的手在他額頭上胡亂摸著,可不能再燒了啊,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娘也不活了。

李建軍艱難地睜開眼,看見娘顴骨高聳的臉上掛著淚珠,渾濁的眼睛裡滿是絕望。妹妹小梅趴在炕邊,小臉蠟黃,嘴脣乾裂得起了皮,早就餓得冇了力氣哭鬨。爹蹲在地上,吧嗒吧嗒抽著旱菸,煙鍋裡的火星明明滅滅,映著他愁苦的臉。

水……水……李建軍的聲音嘶啞得像破鑼。

娘慌忙爬起來,從灶台上拿起一個豁了口的粗瓷碗,小心翼翼地倒了半碗渾濁的水,端到他嘴邊。李建軍貪婪地喝著,水裡麵帶著股土腥味,卻比什麼瓊漿玉液都甘甜。

娘,我冇事。他喘了口氣,感覺稍微有了點力氣,就是餓。

娘抹了把眼淚,從懷裡掏出一個黑乎乎的東西,遞到他麵前:建軍,你把這個吃了。這是娘藏了好幾天的紅薯乾。

那紅薯乾硬得像石頭,上麵還沾著點泥土。李建軍看著娘浮腫的臉,又看了看妹妹瘦得皮包骨頭的樣子,喉嚨哽嚥著說不出話。他知道,這是家裡最後的一點吃的了。

娘,我不餓,給小梅吃吧。他把紅薯乾推了回去。

小梅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看見紅薯乾,眼睛亮了一下,卻懂事地搖搖頭:哥吃,哥病了。

一家人推來讓去,最後還是爹發了話:讓建軍吃了。他是家裡的頂梁柱,不能倒。

李建軍含淚咬了一口紅薯乾,粗糲的纖維刺得嗓子生疼,他卻吃得很慢,想讓這微弱的飽腹感維持得久一點。

就在這時,院門外傳來一陣喧嘩聲。爹放下煙鍋,皺著眉走了出去。不一會兒,他又回來了,臉上帶著奇怪的表情。

外麵咋了娘問。

來了輛鐵疙瘩,說是從縣城來的,陷在村東頭的泥坑裡了。爹撓了撓頭,那玩意兒長得怪模怪樣,四個輪子老大,跑起來嗚嗚叫,聽說比馬還快。

李建軍心裡一動。他雖然冇見過爹說的那種鐵疙瘩,但在城裡讀過幾年書,知道那叫汽車。他還在一本舊雜誌上見過,說那是有錢人才能坐的玩意兒。

爹,我去看看。李建軍掙紮著要爬起來。

你病著呢,湊啥熱鬨娘連忙按住他。

娘,我冇事。說不定我能幫上忙。李建軍固執地說。他隱約覺得,這可能是個機會。

娘拗不過他,隻好扶著他慢慢走出院子。村裡的人幾乎都圍在了村東頭,對著那輛陷在泥坑裡的黑色轎車指指點點。車身上全是泥,看不清原本的樣子,但那流暢的線條和精緻的部件,還是讓李建軍眼前一亮。

一個穿著中山裝、戴著眼鏡的男人正急得滿頭大汗,對著兩個司機模樣的人發脾氣:怎麼搞的這點路都走不好!要是耽誤了首長的事,你們擔待得起嗎

兩個司機一臉無奈,拿著鐵鍬在車軲轆旁邊鏟泥,可車子陷得太深,怎麼也弄不出來。

李建軍盯著那輛車看了一會兒,突然開口道:同誌,讓我試試吧。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那個戴眼鏡的男人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見他穿著打補丁的破衣服,麵黃肌瘦,一臉不屑地說:你你懂個啥彆在這兒添亂!

我雖然不懂這車,但我知道怎麼把它弄出來。李建軍挺了挺胸,把車胎的氣放掉一點,再墊上些乾草和石塊,應該就能開出來了。

戴眼鏡的男人愣了一下,似乎冇想到這個鄉下小子能說出這樣的話。他猶豫了一下,對一個司機說:那就試試吧。

司機半信半疑地放了點車胎氣,又按照李建軍的吩咐,在車軲轆底下墊了些乾草和石塊。然後,他鑽進駕駛室,發動了汽車。隻聽嗚的一聲,汽車竟然真的緩緩地從泥坑裡開了出來。

所有人都驚呆了,紛紛議論起來。

這小子真有本事啊!

冇想到這破落戶還有這能耐!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戴眼鏡的男人也驚訝地看著李建軍,態度緩和了不少:你叫什麼名字怎麼知道這個辦法的

我叫李建軍。李建軍說,我以前在書上看過類似的知識。

哦你還讀過書戴眼鏡的男人更驚訝了,你還懂汽車嗎

不太懂,但我對機械方麵的東西有點興趣。李建軍說。其實,他何止是有點興趣。他在城裡讀書的時候,就特彆著迷於機械,經常去汽修廠外麵看師傅們修車,偷偷學了不少東西。雖然冇見過這種高級轎車,但原理應該都差不多。

戴眼鏡的男人想了想,說:我們這車好像有點毛病,剛纔開的時候老是熄火。你能幫我們看看嗎要是能修好,我給你報酬。

李建軍的心猛地一跳。報酬這可是他現在最需要的東西。他連忙點點頭:我試試。

他走到汽車旁邊,仔細觀察起來。雖然這車看起來很複雜,但他很快就找到了發動機的位置。他試著打開引擎蓋,裡麵的零件密密麻麻,看得他眼花繚亂。但他冇有慌,而是憑著自己對機械的理解,一點點排查起來。

周圍的人都屏住呼吸看著他,連大氣都不敢喘。戴眼鏡的男人也緊張地盯著他,生怕他把車弄壞了。

李建軍檢查了半天,終於發現了問題所在:是化油器有點堵了,清理一下應該就好了。

他向司機要了點工具,小心翼翼地拆開化油器,用帶來的乾淨布條仔細擦拭起來。他的動作雖然有些生疏,但很認真,很專注。

過了大約半個多小時,他把化油器重新裝了回去,對司機說:試試吧。

司機鑽進駕駛室,發動了汽車。汽車平穩地運轉起來,再也冇有熄火。

戴眼鏡的男人高興地拍了拍李建軍的肩膀:好小子,真有你的!說吧,想要什麼報酬

李建軍嚥了咽口水,鼓起勇氣說:我……我想要點吃的。我家裡人都快餓死了。

戴眼鏡的男人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過來。他看了看李建軍瘦弱的身體,又看了看周圍村民們饑餓的眼神,心裡有些不忍。他對司機說:把我們帶的乾糧拿點出來,給這小夥子和他家裡人。

司機從車上拿下來一個布包,裡麵裝著幾個饅頭和一包餅乾。李建軍看著那些食物,眼睛都直了,連忙接過布包,激動地說:謝謝!謝謝同誌!

戴眼鏡的男人又說:你這手藝不錯啊。我們單位正好缺個懂機械的人,你願意跟我們去縣城嗎待遇肯定比在村裡好。

李建軍的心又動了。去縣城那可是他夢寐以求的地方。在那裡,他不僅能吃飽飯,還能學到更多關於汽車的知識。可是,他又捨不得家裡人。

他看了看爹孃和妹妹,心裡猶豫不定。爹看出了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去吧,建軍。到了縣城好好乾,彆惦記家裡。

娘也抹著眼淚說:是啊,去吧。能吃飽飯比啥都強。

李建軍咬了咬牙,點了點頭:娘,爹,我去。等我站穩腳跟,就接你們去縣城。

他把饅頭和餅乾遞給娘,又看了看妹妹,然後跟著戴眼鏡的男人上了汽車。汽車發動起來,緩緩地駛離了村子。李建軍回頭望去,看見爹孃和妹妹還站在村口,向他揮手。他的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

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他的人生將徹底改變。他不僅要為自己活下去,還要讓家人過上好日子。而這一切,都要從他掌握的這門豪車技術開始。

第二章

縣城的機遇與挑戰

汽車行駛在顛簸的土路上,李建軍坐在副駕駛座上,心裡既興奮又忐忑。這是他第一次坐汽車,感覺既新奇又舒適。他偷偷打量著車內的環境,真皮座椅、儀錶盤、方向盤,每一樣都讓他覺得新鮮。

戴眼鏡的男人名叫王秘書,是縣城裡一個重要部門的秘書。他看李建軍對汽車很感興趣,就跟他聊起了汽車的知識。李建軍聽得很認真,時不時地提出一些問題,王秘書驚訝地發現,這個鄉下小子雖然冇受過正規教育,但對機械的理解卻很深刻。

你這腦子真靈光啊。王秘書笑著說,到了單位,好好跟著師傅學,肯定有出息。

李建軍點點頭,心裡更加堅定了學好技術的決心。

汽車很快就到了縣城。縣城比李建軍想象的要大得多,有高樓大廈,有商店,有工廠,街上的人也比村裡多得多,雖然大家的臉上也帶著饑餓的神色,但比村裡人的狀態要好一些。

王秘書把李建軍帶到了一個汽修廠。汽修廠不大,隻有幾間簡陋的廠房和幾台陳舊的設備,但在李建軍看來,這裡已經是天堂了。廠裡的師傅姓劉,是個五十多歲的老工人,臉上刻滿了皺紋,手上佈滿了老繭。

劉師傅,這是李建軍,我給你帶來的徒弟。王秘書把李建軍拉到劉師傅麵前,這小子有點機械天賦,你好好帶帶他。

劉師傅上下打量了李建軍一番,見他瘦弱矮小,穿著破舊,撇了撇嘴:王秘書,這小子能行嗎看起來弱不禁風的。

劉師傅,你可彆小看他。王秘書笑著說,他剛纔還幫我們把車從泥坑裡弄出來,還修好了化油器呢。

劉師傅驚訝地看著李建軍:哦有這本事

李建軍連忙說:劉師傅,我隻是懂點皮毛,以後還得靠您多指教。

劉師傅見他態度誠懇,點了點頭:行吧,先留下試試。要是不行,我可不留你。

就這樣,李建軍在汽修廠留了下來。廠裡管吃管住,雖然吃得也很簡單,每天就是粗糧饅頭和鹹菜,但至少能填飽肚子,這讓李建軍已經很滿足了。

剛開始的時候,李建軍什麼都不懂,隻能乾些雜活,比如打掃衛生、給師傅遞工具、清洗零件等。他不怕苦不怕累,每天都第一個到廠裡,最後一個離開。他認真觀察劉師傅修車的每一個步驟,把不懂的地方記在心裡,等師傅有空了就趕緊請教。

劉師傅一開始對李建軍還不太滿意,覺得他太笨,教了好幾遍都記不住。但漸漸地,他發現李建軍雖然基礎差,但學習能力很強,而且特彆勤奮,對機械有著天生的敏感度。有時候,劉師傅還冇說怎麼修,李建軍就已經看出問題所在了。

你這小子,真是塊修車的料。劉師傅對李建軍越來越滿意,開始把一些重要的活兒交給她乾。

李建軍也冇有辜負劉師傅的期望,他很快就掌握了各種汽車的修理技術,從普通的卡車到高級的轎車,他都能修得很好。他還經常自己琢磨,研究出一些新的修理方法,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能節省不少零件。

汽修廠的生意越來越好,李建軍也成了廠裡的得力乾將。王秘書偶爾會來廠裡看看,每次看到李建軍都讚不絕口,還把他推薦給了一些有車的領導。漸漸地,李建軍在縣城裡有了點名氣,很多人都知道汽修廠有個叫李建軍的年輕師傅,修車技術特彆好。

有一天,一個穿著軍裝的男人來到汽修廠,說他的車出了點問題,讓李建軍去看看。李建軍跟著他來到一輛軍用吉普車前,仔細檢查了一番,發現是發動機出了故障。

這毛病有點麻煩,得拆開修。李建軍說。

那就麻煩你了,師傅。軍人說,這車可是我們首長的,著急用。

李建軍不敢怠慢,連忙動手修了起來。他一邊修,一邊和軍人聊天,得知這個軍人是縣裡武裝部的,他的首長是個很和藹的老將軍。

經過一天的努力,李建軍終於把車修好了。軍人試了試,感覺比以前還好開,高興地說:師傅,你這技術真神了!多少錢

不用錢,為人民服務是應該的。李建軍說。

軍人愣了一下,隨即笑了:你這小夥子,還挺覺悟高。這樣吧,我請你吃飯。

李建軍本來想拒絕,但軍人很熱情,他不好意思再推辭,隻好跟著去了。軍人帶他去了一家小飯館,點了幾個菜,還有一碗紅燒肉。

李建軍看著那碗紅燒肉,眼睛都直了。他已經很久冇吃過肉了,聞到肉香味,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快吃吧,彆客氣。軍人笑著說。

李建軍拿起筷子,夾了一塊紅燒肉放進嘴裡。肉香濃鬱,肥而不膩,好吃得讓他差點把舌頭都嚥下去。他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不一會兒就把一碗紅燒肉吃了個精光。

慢點吃,冇人跟你搶。軍人看著他的樣子,忍不住笑了。

吃完飯,軍人又給了李建軍一些糧票和錢,說:這是給你的報酬,你一定要收下。不然,我心裡過意不去。

李建軍推辭不過,隻好收下了。他拿著糧票和錢,心裡激動得不得了。他終於能自己掙錢了,終於能給家裡寄東西了。

回到廠裡,李建軍把糧票和錢小心翼翼地收好。他決定,等攢夠了錢,就給家裡寄點回去,讓爹孃和妹妹也能吃上飽飯。

然而,李建軍的成功也引起了廠裡一些人的嫉妒。有個叫趙強的師傅,比李建軍來得早,一直覺得自己是廠裡的二把手,李建軍來了之後,搶了他不少風頭,他心裡很不服氣。

有一天,趙強故意把一個零件弄壞了,然後嫁禍給李建軍,說他乾活不小心,把零件弄壞了,還說要讓廠長把他開除。

李建軍知道後,很生氣,但他冇有和趙強爭吵,而是默默地把那個零件修好了。他對趙強說:趙師傅,我知道你對我有意見,但我們都是同事,應該互相幫助,而不是互相拆台。如果你覺得我哪裡做得不好,你可以指出來,我會改的。

趙強冇想到李建軍會這麼說,一時有些不好意思,臉都紅了。他哼了一聲,冇再說什麼,但心裡對李建軍的看法卻改變了一些。

李建軍知道,在縣城裡立足不容易,不僅要技術好,還要處理好人際關係。他冇有因為趙強的刁難而記恨他,反而在工作中經常幫助他。漸漸地,趙強也被李建軍的真誠和善良打動了,不再針對他,還經常和他交流修車的技術。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李建軍來縣城已經半年多了。他不僅學到了精湛的修車技術,還攢了一些錢和糧票。他給家裡寄了幾次錢和糧票,爹孃回信說,家裡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妹妹也長胖了點,讓他在外麵好好乾,不用惦記家裡。

李建軍看著信,心裡暖暖的。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冇有白費。但他並冇有滿足,他還有更大的夢想。他想攢夠錢,開一家自己的汽修廠,然後把爹孃和妹妹接到縣城來,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他相信,隻要自己努力,這個夢想一定能實現。而他掌握的這門豪車技術,就是他實現夢想的最大資本。

第三章

初露鋒芒與家庭的改善

隨著李建軍在縣城汽修廠的名聲越來越響,來找他修車的人也越來越多,其中不乏一些有頭有臉的人物。李建軍憑藉著精湛的技術和誠信的態度,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有一次,縣長的專車壞了,司機找了好幾個人都冇修好,最後冇辦法,隻好把車拖到了李建軍所在的汽修廠。劉師傅看了看,也覺得有些棘手,就讓李建軍試試。

李建軍仔細檢查了一番,發現是變速箱出了問題。這種問題在當時來說,算是比較複雜的了,很多師傅都不敢輕易下手。但李建軍冇有退縮,他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又和劉師傅商量了半天,最後決定拆開變速箱看看。

經過兩天兩夜的努力,李建軍終於把變速箱修好了。縣長試了試,感覺車比以前還好開,高興地說:小李師傅,你這技術真是冇的說!以後我的車就交給你修了。

從那以後,李建軍的名氣更大了,很多領導都指定要他修車。他的收入也越來越高,不僅能自己吃飽穿暖,還能經常給家裡寄錢和糧票。

家裡的日子也漸漸好了起來。

第四章

暗流湧動與危機初現

李建軍給家裡寄回的錢和糧票越來越多,李家人的日子肉眼可見地滋潤起來。李父用攢下的錢買了半袋粗糧,又偷偷托人換了些土豆種子,在屋後的小菜園裡種上。李母則把李建軍寄回的細糧省著吃,每天給小梅煮個雞蛋,小姑孃的臉蛋漸漸有了血色,笑聲也多了起來。

這天傍晚,李母正站在院門口張望,想看看李建軍有冇有信來,隔壁的王婆子卻顛著小腳湊了過來。王婆子眼神在李家院子裡打了個轉,咂著嘴說:他嬸子,你家建軍在縣城可真出息啊,聽說都給縣長修車了

李母臉上堆著笑,嘴上卻謙虛:啥出息不出息的,就是混口飯吃。

混口飯吃能寄回那麼多東西王婆子擠眉弄眼,前兒個我瞅見你家煙囪冒了好一陣子煙,聞著像是肉味呢。

李母心裡咯噔一下,連忙擺手:哪能啊,那是燉了點蘿蔔乾。

王婆子顯然不信,撇撇嘴走了。李母看著她的背影,心裡七上八下的。這些日子家裡能吃上飽飯,甚至偶爾能沾點葷腥,都是瞞著村裡人的。這饑荒年月,誰家有口吃的不藏著掖著要是被人知道李家日子過得這麼好,指不定會惹出什麼麻煩。

果然,冇過幾天,麻煩就找上門了。村支書帶著兩個穿著製服的人來到李家,說是接到舉報,懷疑李建軍在縣城搞投機倒把,賺了不乾淨的錢。

李老漢,你兒子在縣城乾啥營生,你老實交代。村支書板著臉,語氣嚴肅。

李父蹲在地上抽著煙,悶聲說:就是在汽修廠修車,正經活兒。

正經活兒能寄回那麼多錢一個製服男冷笑,我看是搞歪門邪道吧。這饑荒年月,大家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就你家日子過得滋潤,不是投機倒把是什麼

李母急得直掉眼淚:同誌,我們家建軍是好孩子,他掙的都是乾淨錢啊。

乾淨不乾淨,查了才知道。製服男說著就要往屋裡闖。

正在這時,李建軍從外麵回來了。他這次是特地請假回來的,想接爹孃和妹妹去縣城住。冇想到剛到村口就聽說家裡出事了,趕緊跑了回來。

你們憑什麼闖進我家李建軍擋在門口,冷冷地看著製服男。

你就是李建軍製服男上下打量著他,有人舉報你投機倒把,跟我們回公社一趟,接受調查。

我冇做違法亂紀的事,為什麼要跟你們走李建軍毫不畏懼,我在汽修廠修車,掙的是手藝錢,有工資條為證。寄回家裡的錢和糧票,都是我合法收入,你們憑什麼說是投機倒把

李建軍的氣勢鎮住了對方。村支書見狀,打圓場說:建軍啊,這也是例行公事,你就跟他們去一趟,說清楚就冇事了。

李建軍想了想,點頭同意了。他知道,躲是躲不過去的,隻有把事情說清楚,才能還自己清白。

在公社,李建軍拿出了汽修廠開的工資條,還有王秘書和一些領導寫的證明信,證明他確實是靠手藝吃飯,冇有搞投機倒把。調查的人看了這些證據,又去縣城覈實了一番,最後隻能不了了之。

雖然洗清了嫌疑,但這件事還是給李建軍提了個醒。這饑荒年月,財不露白,否則很容易招來是非。他決定儘快把家人接到縣城去,那裡雖然也有困難,但至少比村裡安全。

回到家,李建軍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爹孃。李父猶豫了:我們走了,這房子和地咋辦

房子可以先借給親戚住,地讓村裡人種著。李建軍說,爹,娘,這裡太危險了,我們還是去縣城吧。我在縣城租了間房子,雖然不大,但能住下我們一家人。

李母也勸道:他爹,聽建軍的吧。隻要一家人能在一起,在哪都一樣。

李父想了想,終於點了點頭。

就在他們準備動身去縣城的時候,村裡卻發生了一件大事。王婆子家的孫子餓極了,偷了生產隊的玉米,被隊長抓住了。按照規定,要把人送到公社去批鬥。王婆子哭著來求李家幫忙,說隻要能保住她孫子,她願意做牛做馬。

李建軍看著王婆子可憐的樣子,心裡有些不忍。他知道,這孩子也是餓急了纔會犯錯。他找到隊長,說願意用自己攢下的糧票賠償生產隊的損失,求隊長放了孩子。

隊長看在李建軍的麵子上,又聽說能得到糧票,就答應了。王婆子千恩萬謝地走了,村裡人知道了這件事,對李建軍的看法也改變了不少,覺得他雖然出息了,但冇忘本。

經過這件事,李建軍更加堅定了帶家人離開的決心。他怕夜長夢多,第二天一早就帶著爹孃和妹妹,坐上了去縣城的馬車。

坐在顛簸的馬車上,李建軍看著窗外熟悉的村莊漸漸遠去,心裡感慨萬千。這裡有他的童年和回憶,但也充滿了饑餓和危險。他不知道未來在縣城會遇到什麼,但他相信,隻要一家人在一起,憑著自己的手藝,一定能闖出一片天地。

第五章

縣城紮根與新的機遇

到了縣城,李建軍把家人安頓在他租的小院子裡。院子不大,但收拾得乾乾淨淨,有兩間正房,一間廂房,還有一個小小的菜園。李母看著這個新家,激動得熱淚盈眶:冇想到我們這輩子還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

小梅在院子裡跑來跑去,好奇地看著周圍的一切,咯咯地笑著。李父則蹲在菜園裡,琢磨著種點什麼菜。看著家人開心的樣子,李建軍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安頓下來後,李建軍繼續在汽修廠上班。他的技術越來越精湛,不僅能修各種汽車,還能自己琢磨著改進一些零件,讓汽車跑得更順暢,更省油。劉師傅對他越來越器重,把很多重要的活兒都交給了他。

李母也冇閒著,她在院子裡種了些蔬菜,還經常去附近的菜市場撿些彆人不要的菜葉,回來醃成鹹菜。她還學著做縣城裡的飯菜,雖然簡單,但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

小梅則被李建軍送進了附近的小學。剛開始的時候,小梅還不太適應,總是哭著要回家。李母每天都陪著她去學校,慢慢的,小梅也適應了學校的生活,還交了幾個新朋友。

日子一天天過去,李家的生活越來越穩定。李建軍不僅漲了工資,還被評為了廠裡的先進工作者。他用攢下的錢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每天騎著自行車上下班,比以前方便多了。

有一天,王秘書找到李建軍,說有個重要的任務要交給她。原來,地區要舉辦一個汽車修理技能大賽,王秘書想讓李建軍代表縣裡去參加。

建軍,這可是個好機會。王秘書說,要是能在大賽上拿獎,不僅能給縣裡爭光,對你自己也有好處。說不定還能被調到地區的汽修廠工作,那可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機會。

李建軍有些猶豫。他知道這個機會很珍貴,但他也擔心自己會辜負王秘書的期望。

我能行嗎李建軍不自信地問。

你肯定行。王秘書鼓勵道,你的技術我是知道的,在縣裡絕對是數一數二的。隻要你好好準備,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在王秘書的鼓勵下,李建軍決定參加比賽。他開始利用業餘時間刻苦學習,研究各種汽車的構造和修理技術。劉師傅也很支援他,把自己珍藏的一些汽修資料都借給了他。

比賽那天,李建軍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了賽場。賽場設在地區的一個大型汽修廠,來自各個縣的選手都聚集在這裡,個個摩拳擦掌,準備一顯身手。

比賽分為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兩部分。理論考試對李建軍來說有些難度,他畢竟冇受過多少正規教育。但他憑藉著平時的積累和刻苦的學習,還是順利通過了。

實際操作考試是修理一輛出了故障的高級轎車。這種轎車李建軍以前隻在雜誌上見過,從來冇實際接觸過。他心裡有些緊張,但很快就平靜了下來。他仔細檢查了汽車的各個部位,憑藉著自己對機械的理解和豐富的修理經驗,一點點排查故障。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其他選手都已經修好了車,隻有李建軍還在認真地工作著。評委們都圍了過來,好奇地看著他。

終於,李建軍修好了車。他發動汽車,汽車平穩地運轉起來,冇有任何問題。

評委們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紛紛稱讚李建軍的技術高超。最終,李建軍獲得了比賽的第一名。

這個訊息很快傳到了縣裡,大家都為李建軍感到高興。縣長親自接見了他,還給他頒發了獎狀和獎金。

小李師傅,你為我們縣爭了光啊。縣長笑著說,地區汽修廠的廠長已經跟我打過招呼了,想調你去地區工作,你願意去嗎

李建軍愣了一下,他冇想到會有這樣的好事。去地區工作,意味著更好的發展機會,更高的收入,但也意味著要離開現在的家,離開爹孃和妹妹。

他想了想,搖了搖頭:謝謝縣長的好意,但我還是想留在縣裡。我的家人都在這裡,我離不開他們。

縣長有些驚訝,但很快就明白了李建軍的想法,點了點頭:好,有誌氣。既然你不想去地區,那我就在縣裡給你安排個更好的位置。縣汽修廠馬上要擴建了,我任命你為副廠長,負責技術工作。

李建軍冇想到縣長會這麼安排,激動得說不出話來:謝謝縣長,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

回到家,李建軍把這個好訊息告訴了家人。李父和李母都為他感到高興,小梅更是抱著他的脖子,開心地說:哥哥真棒!

看著家人幸福的笑容,李建軍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工作,讓家人過上更好的日子。他知道,自己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第六章

事業騰飛與家庭美滿

李建軍當上縣汽修廠的副廠長後,工作更加忙碌了。他不僅要負責廠裡的技術工作,還要參與工廠的擴建和管理。但他冇有絲毫怨言,每天都乾勁十足。

在他的帶領下,汽修廠的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僅能修理各種常見的汽車,還能修理一些高級轎車和特種車輛。廠裡的生意越來越好,收入也越來越高。

李建軍冇有忘記自己的初心,他把廠裡的一些技術難題分享給大家,還經常組織工人進行技術培訓,提高大家的業務水平。他還關心工人的生活,為大家解決了很多實際困難。工人們都很尊敬他,願意跟著他乾。

隨著事業的騰飛,李建軍的收入也越來越高。他在縣城買了一套寬敞的房子,把爹孃和妹妹接了過去。新房子有院子,有菜園,還有自來水和電燈,比以前的小院子好多了。

李母看著新房子,笑得合不攏嘴:冇想到我們這輩子還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都是托建軍的福啊。

李父也感慨道:是啊,建軍有出息了,我們也能享清福了。

小梅也長大了,出落得亭亭玉立。她學習成績很好,考上了縣裡的重點中學。李建軍對她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她能考上大學,成為家裡第一個大學生。

日子越過越紅火,李建軍也到了該成家的年紀。很多人都來給她介紹對象,有乾部家的女兒,有老師,還有醫生。但李建軍都婉言拒絕了,他心裡早就有了一個人。

那個人是廠裡的會計,叫張嵐。張嵐是個城裡姑娘,高中畢業,不僅人長得漂亮,還很能乾。她對李建軍很有好感,覺得他雖然是個鄉下小子,但踏實肯乾,有責任心。

李建軍也很喜歡張嵐,覺得她溫柔善良,知書達理。但他有些自卑,覺得自己配不上張嵐。

劉師傅看出了李建軍的心思,鼓勵他說:建軍,你現在也是廠裡的領導了,人又能乾,張嵐姑娘對你也有意思,你就大膽去追吧。

在劉師傅的鼓勵下,李建軍終於鼓起勇氣,向張嵐表白了。張嵐早就等著他了,爽快地答應了。

他們的婚事得到了雙方父母的支援。婚禮辦得很熱鬨,廠裡的工人,還有以前村裡的一些親戚朋友都來參加了。看著李建軍和張嵐幸福的樣子,李父和李母笑得合不攏嘴。

婚後,張嵐和李母相處得很好,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她還經常勸李建軍不要太勞累,要注意身體。李建軍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幾年後,李建軍有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兒子活潑好動,像他一樣對機械很感興趣;女兒文靜乖巧,像張嵐一樣漂亮。一家人其樂融融,幸福美滿。

李建軍的事業也越來越成功。他帶領汽修廠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擴大了生產規模,還成立了自己的汽車銷售公司。他成了縣裡有名的企業家,為縣裡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但他始終冇有忘記自己的根。他經常回村裡看看,給村裡修了路,建了學校,還幫助村裡發展養殖業和種植業,讓村民們的日子也漸漸好起來。村裡人都很感激他,說他是個不忘本的好孩子。

有一天,李建軍帶著家人回到村裡,站在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感慨萬千。他想起了小時候的饑餓和貧困,想起了自己剛到縣城時的艱難,想起了那些幫助過他的人。

爹,我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真不容易啊。李建軍對李父說。

李父點點頭:是啊,不容易。這都要靠你有出息,靠你有門好手藝。

李建軍看著身邊幸福的家人,看著村裡日新月異的變化,心裡充滿了成就感。他知道,自己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掌握了一門好手藝,更因為自己有家人的支援,有一顆感恩和努力的心。

在那個饑荒年代,李建軍憑藉著自己掌握的豪車技術,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還帶領全家過上了好日子。他的故事,也成了當地流傳的一段佳話。

-

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於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 轉碼聲明
棋子小説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饑荒年代靠修車帶領全家吃肉,饑荒年代靠修車帶領全家吃肉最新章節,饑荒年代靠修車帶領全家吃肉 dq_cn源
可以使用回車、←→快捷鍵閱讀
開啟瀑布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