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穿成祭品
大胤天啟五年的春天,空氣裡飄著一股揮之不去的黴味。蘇晚在顛簸中醒來,刺骨的寒意從破舊的麻袋縫裡鑽進來,勒得她胸腔發悶。
死丫頭,彆裝睡!
粗糲的巴掌甩在臉上,蘇晚睜眼就看見一張刻薄的黃臉,到了鎮上趕緊跟牙婆走,換的糧食夠你叔買兩畝薄田了!
叔嬸牙婆蘇晚腦中瞬間湧入陌生的記憶
——
原主是桑麻渡的農家女阿晚,爹孃死後被叔嬸收養,如今淮河氾濫鬧饑荒,竟要被典去城裡做仆役。而她,來自三百年後的農科院,在改良水稻實驗時觸電,一睜眼就成了這亂世祭品。
麻袋被扯開,刺眼的陽光讓她眯起眼。桑麻渡的土路坑坑窪窪,兩旁的田地龜裂著,稀稀拉拉的秧苗枯黃矮小,幾個麵黃肌瘦的村民蹲在田埂上,眼神空洞得像乾涸的河床。
叔嬸,我有法子讓田裡長糧食。
蘇晚突然開口,聲音沙啞卻堅定。她瞥見路邊田壟泛著的白堿,瞬間明白這是鹽堿化導致的低產,隻要彆賣我,我能讓咱家的地畝產翻倍。
王翠花愣了愣,隨即啐了口:胡唚什麼!你當自己是神仙
我不是神仙,但我知道怎麼改良鹽堿地。
蘇晚掙開捆著的麻繩,蹲下身抓起一把土,這土泛堿是因為地下水位高,用草木灰和秸稈漚肥就能改善。再種耐澇的稻種,秋收時定能豐收。
這話半文半白,卻讓趕車的王老實停了下來。他黝黑的臉上皺紋緊鎖,盯著自家那幾畝連草都長不好的薄田,喉結滾動著:你……
你真有法子
可以先試半畝地。
蘇晚站起身,拍掉手上的泥,若是秋收冇增產,任憑叔嬸處置。但在此之前,你們得供我吃喝,還我自由身。
王翠花還想撒潑,被王老實一把拉住。饑荒年月,糧食比什麼都金貴,萬一這死丫頭真有本事呢他咬咬牙:行!就信你這一回!但你要是敢耍花樣……
我若耍花樣,任憑處置。
蘇晚打斷他,目光掃過遠處灰濛濛的淮河,心裡清楚這是她唯一的活命機會。原主記憶裡,桑麻渡曾是魚米之鄉,隻因三年前一場大水沖壞了堤壩,才成瞭如今這副模樣。
回到那間四麵漏風的土坯房,蘇晚翻出原主藏在床底的半冊《農桑要術》,泛黃的紙頁上滿是蟲蛀的洞。她藉著昏暗的天光翻看,忽然在夾頁裡發現一張揉皺的紙,上麵用炭筆寫著
稻魚共生
四個字,旁邊畫著簡陋的田埂圖。
原來原主的爹也曾想過改良種植,可惜還冇實施就染病死了。蘇晚指尖撫過那行字,心裡燃起一絲暖意
——
放心,你的心願,我來完成。
窗外傳來王翠花尖酸的罵聲,大概是在跟鄰居抱怨她的
癡心妄想。蘇晚握緊那半冊書,眼神變得銳利起來。她不僅要活下去,還要帶著這窮途末路的桑麻渡,一起活下去。
2
鹽堿地求生
晨露未乾時,蘇晚已經踩著露水到了田裡。桑麻渡的土地確實如她所想,表層泛著一層白霜似的鹽堿,腳踩上去咯吱作響,連最耐旱的稗草都長得稀稀拉拉。
這地能長糧食怕是連野草都嫌棄。
身後傳來怯生生的聲音,一個梳雙丫髻的小姑娘抱著柴火,小腿上明顯的疤痕在陽光下格外刺眼。
蘇晚認出她是鄰居家的阿禾,原主記憶裡這姑娘爹孃都死於水災,跟著瞎眼奶奶過活。她笑了笑:地是死的人是活的,改改就能種了。
阿禾睜大眼睛:真的村裡老人說這是被水神詛咒的地……
哪來的詛咒。
蘇晚撿起塊石頭在地上畫田埂,是水退了留下的鹽堿太多,燒壞了莊稼根。咱們用草木灰中和,再挖溝排水,就能種活東西。
她指著遠處的淮河,而且河水能養魚,稻田裡養魚,魚糞肥田,一舉兩得。
阿禾聽得眼睛發亮,抱著柴火的手緊了緊:我幫你!我有力氣,還會遊泳能摸魚!
蘇晚正需要幫手,欣然點頭:那你幫我收集草木灰,越多越好。再找些秸稈稻草,咱們要漚肥。
兩人說乾就乾。蘇晚借來王老實的鋤頭,在田裡劃出規整的方格,打算做稻魚共生的試驗田。她按照現代農業標準,每塊田留三十厘米寬的水溝,田埂築得又高又實,防止漏水。
訊息很快傳遍桑麻渡,村民們三三兩兩地來看熱鬨,大多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態。
王家丫頭怕不是餓瘋了,這破地還折騰啥
就是,李大戶的地都荒著呢,她能有啥本事
聽說要養魚這水窪子能養魚
蘇晚充耳不聞,隻顧埋頭乾活。手掌磨出了水泡,破了又結疤,她就用布條纏上繼續乾。阿禾每天揹著簍子收集草木灰,瘦小的身影穿梭在各村的灶台邊,臉上總是沾著黑灰。
五天後,試驗田的溝挖好了。蘇晚指揮阿禾把草木灰均勻撒在田裡,又鋪上厚厚的秸稈,引來村民更大的議論。
這不是糟蹋柴火嗎
我看她是故意敗家,好讓王家繼續賣她!
王翠花聽得臉都綠了,叉著腰在田埂上罵:死丫頭!趕緊給我停了!再折騰咱家這點家底都要被你敗光了!
蘇晚直起身,汗水順著下巴滴進泥土裡:嬸孃放心,秋收前我不用家裡一粒糧。若是失敗,我任憑處置。
她指著剛撒下草木灰的田壟,再過三天,您來看這地是不是變樣了。
夕陽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長,單薄的身影在荒蕪的田地裡,竟透著一股倔強的生機。阿禾偷偷塞給她半塊糠餅,小聲說:姐姐,我信你。
蘇晚咬了口又乾又硬的糠餅,心裡卻暖烘烘的。她知道,這隻是開始,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麵。
3
秧苗遭毀
三天後果真如蘇晚所說,撒過草木灰的田地泛白的鹽堿淡了許多,用手摸上去也不那麼硌人了。王老實蹲在田埂上反覆檢視,黝黑的臉上終於有了笑意。
晚丫頭,真有你的!
他粗糙的大手拍著蘇晚的肩,要啥農具儘管說,叔去借!
蘇晚趁機提出要去鎮上買稻種:普通稻種不行,得要耐澇抗病的品種。我聽說鎮上農技站有去年留下的‘烏腳稻’,產量雖不高但耐鹽堿。
王老實二話不說,揣著家裡僅有的幾個銅板就去了鎮上。蘇晚則帶著阿禾在田裡深耕,準備育苗。李郎中拄著柺杖路過,看著規整的田壟和水溝,渾濁的眼睛亮了亮:丫頭這是……
要搞稻魚混養
李伯懂這個
蘇晚有些驚訝。
老郎中笑了笑,解開藥箱拿出個油紙包:早年在南方見過,可惜咱們這兒冇人會弄。這是去年留的魚卵,本想自己試試,你若是要就拿去吧。
油紙包裡是亮晶晶的魚卵,被小心地用濕水草裹著。
蘇晚又驚又喜,連忙道謝。有了稻種和魚卵,她的計劃就差最後一步了。
然而好景不長,播種後的第五天清晨,蘇晚剛到田裡就傻眼了
——
剛冒芽的秧苗被踩得東倒西歪,幾處田埂被挖開,水都漏光了,水麵上還飄著死魚。
是誰乾的!
阿禾氣得臉通紅,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蘇晚強壓著怒火,蹲下身檢視腳印。田埂上有幾個明顯的大腳印,還散落著幾根稻草,稻草上沾著淡淡的麻油香
——
這是鎮上糧行趙剝皮家的夥計常帶的氣味。
趙剝皮……
蘇晚咬牙切齒。原主記憶裡這糧商趁災囤積居奇,桑麻渡不少人都被他坑過。定是自己要種糧的事礙了他的生意。
她冇聲張,悄悄在田埂周圍埋下削尖的竹片,又在漏水處撒了層細沙。當天夜裡,兩人躲在附近的草垛後守著,果然看見兩個黑影鬼鬼祟祟地摸過來。
動作快點,趙掌櫃說了,把秧苗全毀了!
放心,神不知鬼不覺,就說是水衝的……
兩人剛要下腳,就被竹片劃破了褲腿,疼得嗷嗷叫。蘇晚和阿禾舉著火把衝出來:抓賊啊!有人毀田!
黑影嚇得拔腿就跑,卻被聞訊趕來的村民堵住。藉著月光一看,正是趙剝皮家的夥計。
好啊!趙剝皮竟敢派人毀我們的救命田!
找他去!不能就這麼算了!
村民們群情激憤,就要往鎮上衝。蘇晚卻攔住他們:大家先彆衝動,咱們冇證據,去了也是白搭。
她看著被踩壞的秧苗,眼神冷了下來,但這筆賬,我記下了。
4
雨夜搶險
趙剝皮派來的夥計被村民扭送到裡正家,卻隻承認是
路過迷路,裡正收了趙剝皮的好處,竟真就不了了之。蘇晚知道硬拚不行,隻能加快補種秧苗,同時加固田埂防備再次遭襲。
李郎中送來的魚卵孵化得很順利,小魚苗在水溝裡遊來遊去,給這貧瘠的土地添了幾分生機。蘇晚每天天不亮就去田裡檢視,記錄水溫、觀察秧苗長勢,把原主的舊賬本改成了農事日誌。
這天午後,天空突然陰沉下來,烏雲像被打翻的墨汁般迅速蔓延。蘇晚看著天邊翻滾的烏雲,心裡咯噔一下
——
要下暴雨了。
阿禾,快去叫人!咱們得築堤防洪!
蘇晚當機立斷,回家扛起鋤頭就往河邊跑。
桑麻渡的河堤在三年前那場大水後就冇好好修過,多處出現裂縫,若是被暴雨沖垮,彆說她的試驗田,整個村子都要遭殃。
可村民們大多半信半疑,躲在家裡不願出來。王老實勸道:晚丫頭,這天看著嚇人,未必真下大雨……
叔!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蘇晚急得直跺腳,水位已經在漲了,再不築堤就來不及了!
這時李大戶帶著家丁路過,梳著油亮的辮子,拄著鑲玉柺杖,皮笑肉不笑地說:蘇丫頭這是又要折騰防洪築堤是官府的事,你一個小丫頭片子湊什麼熱鬨彆到時候勞民傷財,還冇什麼用。
李老爺若是不願幫忙,就請讓路。
蘇晚冷冷地看著他,但我必須提醒您,您的田離河堤最近,若是決堤,損失最大的是您。
李大戶被噎了一下,冷哼一聲帶著人走了。蘇晚咬咬牙,和阿禾、王老實先動手搬石頭堵裂縫。阿禾雖然年紀小,卻水性極好,自告奮勇去探查水深,給他們報信。
雨點終於落下來,起初是稀疏的幾滴,很快就變成瓢潑大雨。河水在暴雨中迅速上漲,拍打著脆弱的河堤,發出危險的轟鳴。
我來幫你!
李郎中拄著柺杖,帶著幾個藥農趕來,每人都扛著捆稻草。
還有我們!
越來越多的村民拿著工具跑過來,雨水模糊了視線,卻擋不住他們求生的決心。
蘇晚指揮大家用稻草捆紮石頭,加固河堤薄弱處,又挖了幾條分流的水溝,減輕主堤的壓力。雨水順著她的頭髮往下流,渾身濕透,卻感覺不到冷,心裡隻有一個念頭
——
一定要守住!
暴雨下了整整一夜,當第二天清晨雨過天晴時,看著完好無損的河堤和安然無恙的稻田,蘇晚癱坐在泥地裡,終於露出了笑容。村民們圍著她歡呼雀躍,看向她的眼神裡充滿了敬佩。
5
稻魚初成
暴雨過後,陽光格外明媚。蘇晚的試驗田在雨水的滋潤下,秧苗長得愈發茁壯,綠油油的一片望不到邊。水溝裡的小魚也長大了不少,偶爾躍出水麵,濺起一圈圈漣漪。
這天蘇晚正在田裡測量水溫,阿禾氣喘籲籲地跑過來:姐姐!趙剝皮帶了好多人來,說要……
說要看看你的‘妖術’!
蘇晚心裡一緊,起身就看見趙剝皮帶著十幾個家丁,還有幾個鄉紳模樣的人,浩浩蕩蕩地來到田埂上。趙剝皮油光滿麵,手裡把玩著算盤,陰陽怪氣地說:蘇丫頭,聽說你用妖術讓鹽堿地長莊稼這可不行啊,會遭天譴的!
趙掌櫃說笑了,我用的是農桑之術,不是妖術。
蘇晚不卑不亢地迎上去,不信您看,這田裡的土已經改良好了,秧苗長得比普通田裡的好得多。
一個留山羊鬍的鄉紳上前一步,正是李大戶。他眯著眼睛打量著稻田:哼,嘴上說得好聽,誰知道是不是暫時的我看你這就是胡鬨,浪費土地!
是不是胡鬨,看收成便知。
蘇晚走到水溝邊,舀起一瓢水,裡麵幾條小魚歡快地遊著,我這是稻魚共生,魚糞能肥田,稻子能遮陰,一舉兩得。等秋收時,不僅有稻穀,還有魚吃,大家就不用捱餓了。
村民們聽到有魚吃,都露出嚮往的神色。趙剝皮卻冷笑一聲:說得比唱的好聽!我看你就是想騙大家的地!裡正,這種妖術種地的行為必須禁止!
裡正左右為難,搓著手不敢說話。就在這時,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來:誰說這是妖術老夫在南方見過這種種法,產量高得很!
眾人回頭,隻見李郎中拄著柺杖走來,手裡拿著幾株長勢喜人的稻穗:這秧苗根係發達,葉片寬厚,一看就是好品種。蘇丫頭是在幫大家,你們不該刁難她!
有李郎中作證,村民們頓時炸開了鍋。
我就說晚丫頭是好人!
趙剝皮就是見不得我們有糧吃!
滾出去!彆在這兒搗亂!
趙剝皮冇想到會引起公憤,臉色一陣青一陣白。李大戶見狀,趕緊打圓場:既然是誤會,那就算了。不過蘇丫頭,若是秋收真能豐收,可彆忘了鄉親們啊。
趙剝皮隻能悻悻地帶人走了。看著他們狼狽的背影,村民們都笑了起來。蘇晚心裡清楚,這隻是暫時的平靜,趙剝皮和李大戶絕不會善罷甘休。
傍晚時分,蘇晚捕了幾條長得最大的魚,分給村裡最困難的幾戶人家。阿禾捧著香噴噴的烤魚,吃得滿嘴流油:姐姐,這魚真好吃!從來冇吃過這麼鮮的魚!
蘇晚看著她滿足的笑臉,又望向夕陽下的稻田,心裡充滿了希望。她知道,隻要堅持下去,桑麻渡一定能重現往日的繁榮。而那些阻撓她的人,終將被豐收的喜悅所淹冇。
6
謠言四起
秋收將近,桑麻渡的稻田泛著金黃的波浪,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秸稈,水溝裡的魚群攢動,隔著田埂都能聽見嘩啦的水聲。蘇晚正帶著阿禾檢查稻穀飽滿度,身後傳來村民的竊竊私語,語氣裡帶著不安。
聽說了嗎李大戶家的長工說,這稻子看著好,其實有毒……
可不是嘛,哪有種一次就長得這麼好的定是用了什麼邪門法子。
趙掌櫃也說了,吃了這種稻子,怕是要出事……
蘇晚心裡一沉,這些話顯然是趙剝皮和李大戶散播的。她放下手裡的稻穗,轉身對圍觀的村民說:大家放心,這稻子絕對無毒。下月初就能收割,到時候我先煮一鍋給大家嘗,若是有毒,我第一個倒下。
可謠言像野草般瘋長,有些膽小的村民開始猶豫,甚至有人偷偷拔掉了自家田裡試種的稻苗。王翠花更是天天在門口哭天搶地,說蘇晚要害死全家。
姐姐,他們怎麼能這樣
阿禾氣得眼圈發紅,手裡的鐮刀都握不穩了,咱們明明是為了大家好!
蘇晚拍了拍她的肩,目光落在遠處李大戶家的方向:他們怕咱們豐收了,斷了他們的財路。
她沉吟片刻,阿禾,去請李郎中過來,再叫上裡正和幾位老人,咱們當眾驗稻。
李郎中很快帶著藥箱趕來,裡正和幾位老人也被請來了。蘇晚摘下飽滿的稻穗,當場脫粒,又從水溝裡撈出兩條活魚:李伯,勞煩您驗驗,這稻子和魚有冇有毒。
李郎中取出銀針,分彆插入稻穀和魚腹,又撚起幾粒稻穀放在鼻尖輕嗅,半晌後搖了搖頭:銀針未變色,氣味正常,絕無毒素。這稻子飽滿緊實,反倒是上等好糧。
可……
可趙掌櫃說……
有村民還是不安。
趙掌櫃囤著陳糧高價售賣,咱們豐收了,他的糧食賣給誰
蘇晚提高了聲音,他就是怕大家有了糧,不再受他盤剝!
她指著田裡的稻穀,再過十天,咱們開鐮收割,到時候請裡正和各位老人監督,現場脫粒、舂米、煮飯,誰要是不敢吃,我蘇晚分文不取!
裡正看著長勢喜人的稻田,又看了看周圍村民渴望的眼神,終於拍板:就按晚丫頭說的辦!誰要是再亂傳謠言,按村規處置!
夕陽下,蘇晚站在田埂上,望著隨風起伏的稻浪,心裡清楚這隻是暫時壓製住了謠言。趙剝皮和李大戶絕不會善罷甘休,真正的硬仗還在後麵。
7
官差突至
開鐮前三天,一隊官差突然闖進了桑麻渡,為首的捕頭腰佩長刀,神色嚴厲地直奔蘇晚的稻田。村民們嚇得紛紛躲避,王老實趕緊把蘇晚護在身後:官爺,這是我家侄女,她冇犯法啊!
捕頭推開王老實,指著稻田厲聲喝道:有人報案,說蘇晚用妖術種植稻穀,惑亂鄉鄰!跟我們回縣衙問話!
蘇晚心裡一緊,知道是趙剝皮和李大戶動了手腳。她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說:官爺明鑒,我用的是改良種植技術,不是妖術。這稻田馬上就要收割,產量如何,一看便知。
少廢話!有人證物證,跟我們走!
捕頭身後的衙役上前就要抓人,被蘇晚躲開。
我跟你們走,但請官爺留下兩人看守稻田。
蘇晚目光堅定,若是稻子被毀,便是有人故意陷害。
她轉向阿禾,看好田地,等我回來。
阿禾攥著拳頭,含淚點頭:姐姐放心!
蘇晚被帶走時,村民們都圍了上來,有人要跟去縣衙作證,被蘇晚攔住:大家好好準備收割,這就是對我最好的支援。
縣衙大堂上,趙剝皮和李大戶早已等候在那裡。趙剝皮拿出幾張紙:大人,這是村民的證詞,都說蘇晚用妖術種地,還威脅村民不得外傳。
李大戶也在一旁附和:大人,此女來曆不明,恐是奸細,用妖術敗壞我桑麻渡風水啊!
縣令拍了驚堂木:蘇晚,你可知罪
民女無罪。
蘇晚從容不迫地拿出自己的農事日誌,大人請看,這裡詳細記錄了我改良土壤、育種、施肥的過程,每一步都有村民見證。所謂妖術,不過是現代農業技術。
她又取出李郎中的證詞:李郎中是本地名醫,他已驗明稻子無毒。趙掌櫃和李大戶隻因民女的稻田影響了他們的利益,才惡意誣告。
縣令看著日誌上工整的字跡和詳細的記錄,又看了看趙剝皮和李大戶閃爍的眼神,沉吟片刻:此事蹊蹺,本縣令親自去桑麻渡查驗!
8
巡撫巡查
縣令帶著官差和蘇晚返回桑麻渡時,正趕上巡撫巡查災情的隊伍路過。巡撫是個麵容清臒的老者,聽聞有
妖術種地
一案,立刻決定親自查驗。
趙剝皮和李大戶見狀,趕緊上前哭訴,把蘇晚說得十惡不赦。李大戶甚至跪在地上:巡撫大人,此女用妖術種出的糧食若是流入市麵,恐會危害百姓啊!求大人為民做主!
巡撫冇理會他們,徑直走向稻田。金黃的稻浪在風中起伏,沉甸甸的稻穗顆粒飽滿,水溝裡的魚群見到人影,紛紛躍出水麵,景象喜人。他俯身摘下一粒稻穀,放在嘴裡咀嚼,眉頭漸漸舒展。
這稻子……
口感不錯,絕非有毒之物。
巡撫看向蘇晚,你說這是改良技術說來聽聽。
蘇晚指著田埂上的水溝:大人請看,這是稻魚共生技術。稻田挖溝養魚,魚糞能肥田,稻子能為魚遮陰,一水兩用,一田雙收。至於鹽堿地改良,用草木灰和秸稈漚肥,中和土壤酸堿度,再選用耐澇稻種,便能高產。
她又帶巡撫檢視村民家中儲存的草木灰和漚肥:這些都是尋常農家之物,何來妖術之說
這時李郎中帶著幾位村民趕來,呈上用新稻煮的米飯:大人請嘗,這是用晚丫頭種的稻子煮的,香得很!
米飯冒著熱氣,香氣撲鼻,引得官差們都咽起了口水。
巡撫嚐了一口,連連點頭:好米!好米!這等利國利民的技術,怎麼能說是妖術
他轉向臉色煞白的趙剝皮和李大戶,你們二人惡意誣告,阻礙農桑,該當何罪
趙剝皮撲通跪地,語無倫次地辯解,卻被巡撫打斷:來人,查抄趙剝皮的糧行,看看他是否囤積居奇!
9
糧倉真相
官差查抄趙剝皮糧行的訊息像長了翅膀般傳遍桑麻渡,村民們都湧到鎮口看熱鬨。蘇晚跟著巡撫來到糧行,隻見後院倉庫大門緊鎖,趙剝皮的老婆正抱著賬本哭鬨。
撬開!
巡撫一聲令下,官差們立刻用斧頭劈開倉庫門。門開的瞬間,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
倉庫裡堆滿了糧袋,從地麵一直堆到房梁,稻穀、小麥、雜糧應有儘有,袋子上落的灰塵說明存放已久。
趙剝皮!
巡撫指著滿倉糧食,怒不可遏,桑麻渡鬧饑荒,百姓食不果腹,你卻囤積如此多糧食!你可知罪
趙剝皮麵如死灰,癱在地上說不出話。這時幾個村民擠上前哭訴:大人!他不僅囤糧,還趁災抬高糧價,一碗米要換半畝地啊!我兒子就是因為買不到糧,活活餓死的!
蘇晚呈上之前收集的證據:大人,這是村民們記錄的趙剝皮囤糧時間和漲價清單,還有他派人行凶毀田的證詞。
巡撫越看越氣,又轉向李大戶:你說蘇晚用妖術,可有證據
李大戶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蘇晚趁機拿出地契:大人,李大戶多次強占村民土地,這是他偽造的地契文書,上麵的筆跡與真正的地契截然不同。
巡撫讓人找來縣衙存檔的地契比對,果然發現李大戶的地契是偽造的。他拍著桌子:好一個鄉紳!竟敢偽造文書,強占民田!來人,將這二人一併收押,聽候發落!
村民們爆發出震天的歡呼,紛紛跪地磕頭:多謝大人為民做主!
蘇晚站在人群中,看著被押走的趙剝皮和李大戶,心裡終於鬆了口氣。陽光灑在她身上,暖洋洋的,稻田的香氣隨風飄來,帶著豐收的喜悅。
10
稻熟魚肥
趙剝皮和李大戶被收押後,桑麻渡的村民們徹底放下心來,全力投入秋收。開鐮那天,蘇晚帶著大家在稻田旁擺了香案,祭拜穀神,祈求豐收。阿禾穿著新做的藍布衫,手裡捧著飽滿的稻穗,笑得眉眼彎彎。
開鐮!
隨著裡正一聲令下,村民們揮舞著鐮刀走進稻田,金黃的稻穗在鐮刀下紛紛倒下,空氣中瀰漫著稻穀的清香。孩子們在田埂上追逐打鬨,撿拾遺落的稻穗,歡聲笑語傳遍了整個桑麻渡。
蘇晚指揮著村民們將割下的稻穗捆成束,運到打穀場脫粒。脫粒機轉動起來,金黃的米粒簌簌落下,堆成了小山。負責捕魚的村民也收穫頗豐,鮮活的魚兒裝滿了水桶,蹦跳著濺起水花。
李郎中提著藥箱走來,看著豐收的景象,捋著鬍鬚笑道:晚丫頭,你可真是桑麻渡的福星啊!有了這些糧食和魚,這個冬天大家再也不用捱餓了。
這多虧了大家齊心協力。
蘇晚笑著遞給他一碗新煮的魚湯,李伯快嚐嚐,這是用咱們自己種的稻子和養的魚做的。
魚湯鮮美,米飯香甜,村民們圍著篝火,分享著豐收的喜悅。裡正舉杯說道:這第一杯酒,敬巡撫大人為民做主!第二杯,敬晚丫頭帶來的好技術!第三杯,敬咱們桑麻渡的好日子!
酒過三巡,巡撫派來的文書突然到訪,帶來了巡撫的親筆信。信中稱讚蘇晚
興農有功,任命她為桑麻渡農桑女師,負責推廣稻魚共生技術,並撥款支援她修建新式農具坊。
蘇晚捧著書信,眼眶濕潤。阿禾拉著她的手,興奮地說:姐姐,我們成功了!以後再也不用捱餓了!
蘇晚望著滿天繁星,心裡充滿了希望。她知道,這隻是開始,未來她要帶著桑麻渡的村民們種出更多糧食,改良更多土地,讓這片飽經磨難的土地,真正變成魚米之鄉。夜色漸濃,稻田裡的蛙鳴和村民們的笑聲交織在一起,譜寫著豐收的樂章。
11
冬育新苗
霜降過後,桑麻渡的田埂覆上了一層薄霜,清晨的空氣冷得刺骨。蘇晚卻在村東頭的空地上忙得熱火朝天,她指揮村民搭建起半人高的竹架,上麵覆蓋著透光的油紙,遠遠望去像一排排臥在地上的燈籠。
晚丫頭,這大冬天的育苗,能成嗎
王老實搓著凍紅的手,看著竹架下剛播下的稻種,滿臉懷疑。秋收後蘇晚提出冬育秧苗的想法,村民們大多覺得匪夷所思。
蘇晚正往土裡埋溫度計
——
這是她讓鐵匠仿造的簡易裝置,叔,這叫溫室育苗。油紙能擋風保暖,太陽曬著裡麵溫度高,正好讓秧苗提前紮根,明年開春就能早插秧,多收一季。
阿禾抱著捆稻草走進來,鼻尖凍得通紅:姐姐,李郎中說您要的艾草和生薑都備齊了。
她將草藥放在角落,好奇地戳了戳溫度計,這銀管子真能測冷熱
當然,你看這紅線,溫度越高紅線越往上。
蘇晚指著刻度解釋,忽然聽見竹架外傳來爭執聲。原來是鄰村的村民聞訊趕來,想討教育苗技術,被守在門口的桑麻渡村民攔住了。
這是我們村的法子,憑啥教你們
就是,萬一你們學了去,明年跟我們搶糧價咋辦
蘇晚趕緊出去解圍:大家都是淮河沿岸的鄉親,哪有不傳技術的道理但冬育秧苗要控製溫度濕度,得先學方法才成。
她轉身對鄰村村長說,我可以教你們,但得先幫我們把水渠修寬些,來年好引水灌溉。
鄰村村長喜出望外,當即應下。王老實卻拉著蘇晚到一邊:你傻啊這可是咱們的飯碗!
蘇晚笑著指了指竹架:叔,技術越傳越精,人越聚越旺。咱們幫他們增產,他們能忘恩負義
夜裡降溫,蘇晚裹著厚棉襖守在溫室旁,不時起身檢視溫度。阿禾端來薑湯,看著她凍得發紫的嘴唇:姐姐,要不我替你守著
冇事,這第一茬苗最關鍵。
蘇晚喝著薑湯,望著油紙下隱約泛綠的嫩芽,等明年開春,咱們就推廣雙季稻,讓桑麻渡再也不愁糧。
寒風掠過竹架,油紙發出沙沙的聲響,像是在應和她的話。
12
鄰村求援
臘月初的一場暴雪,讓淮河沿岸的村莊陷入困境。鄰村朱家渡的村長冒著風雪趕來,一進蘇晚家就撲通跪地:晚丫頭,求你救救我們村吧!
原來朱家渡冇修防洪堤,大雪融化導致河水倒灌,剛種下的冬小麥全被淹了,村民們眼看就要斷糧。我們知道你有法子種耐澇的莊稼,求你發發慈悲,教教我們吧!
老村長哭得老淚縱橫。
蘇晚趕緊扶他起來,心裡卻犯了難。桑麻渡的稻種和儲備糧剛夠自家過冬,若是分出去,明年育苗就成問題。可看著老村長凍裂的雙手,想起前世饑荒的慘狀,她終究硬不起心腸。
叔,稻種我可以分你們一半,但得按我說的法子種。
蘇晚取出紙筆,畫出壟溝相間的田圖,你們得先挖排水渠,把田裡的積水排出去,再用草木灰拌土,種咱們培育的耐澇秧苗。
她又寫下詳細的種植步驟,我派阿禾和三個有經驗的村民去指導,你們管飯就行。
訊息傳開,桑麻渡炸開了鍋。自家都不夠吃,還接濟外人晚丫頭是不是忘了他們夏天搶水的事了
王翠花更是跳著腳罵她胳膊肘往外拐。
蘇晚召集村民到祠堂,指著牆上的桑麻渡地圖:朱家渡在上遊,他們的田淹了,洪水早晚還會往咱們這兒流。幫他們就是幫自己。
她拿出賬本,而且他們答應開春後用糧食抵稻種,咱們不虧。
李郎中站出來支援:晚丫頭說得對,都是鄉裡鄉親,哪能眼睜睜看著人家餓死
幾個受過朱家渡恩惠的村民也紛紛附和,反對的聲音漸漸小了下去。
三日後,阿禾帶著村民踏雪前往朱家渡。蘇晚站在村口相送,看著他們的身影消失在白茫茫的雪地裡,心裡默默祈禱
——
這場互助,能讓兩個村莊都熬過這個冬天。
13
舊案新證
立春這天,阿禾從朱家渡帶回一個意外訊息:他們在清理被淹的舊屋時,發現了一箱被水泡過的文書,裡麵竟有原主父親的日記。蘇晚連夜趕到朱家渡,在油燈下小心翼翼地翻開粘連的紙頁。
泛黃的紙頁上,父親的字跡蒼勁有力,記錄著十年前的事。其中幾頁提到
李大戶強買河灘地不成,懷恨在心發現堤壩裂縫,上報縣衙卻被壓下收到匿名警告,讓我停止追查……
最後一篇日記停留在三年前的暴雨夜:堤壩恐要出事,我去加固,若未歸,讓晚丫頭莫信他人……
蘇晚的手劇烈顫抖,原來父親不是死於意外!她想起李大戶偽造的地契,想起他對自己的百般阻撓,所有線索瞬間串聯起來。
姐姐,怎麼了
阿禾見她臉色發白,擔憂地問。
阿禾,我爹的死,可能和李大戶有關。
蘇晚指著日記裡的堤壩記錄,他早就知道堤壩有問題,卻故意不修,還阻止我爹上報,就是為了趁洪水奪地!
油燈的火苗在她眼中跳動,映出從未有過的寒意。
回到桑麻渡,蘇晚立刻去找李郎中。老郎中聽完她的推測,渾濁的眼睛閃過精光:難怪當年你爹出事前,李大戶總往堤壩那邊跑……
我還見過他給管堤壩的官差塞銀子!
他從藥箱底層翻出個布包,這是你爹當年托我保管的,說萬一他出事就交給你。
布包裡是幾塊碎木片,拚接起來正是堤壩裂縫的圖樣,上麵還標著修補方法。蘇晚將木片與日記對照,證據鏈愈發完整。她握緊拳頭,指甲深深嵌進掌心
——
爹,您的冤屈,女兒一定為您洗刷。
窗外的月光透過窗欞,照在父親的日記上,彷彿在無聲地訴說著沉冤十年的真相。蘇晚知道,接下來要麵對的,將是比趙剝皮更難纏的對手。
14
祠堂對峙
清明這天,桑麻渡的祠堂格外肅穆。蘇晚請來了縣衙的主簿和裡正,將李大戶的罪狀公之於眾。村民們擠在祠堂內外,連朱家渡的村長都帶著人趕來作證。
李大戶的兒子李狗蛋代替被關押的父親出席,他梗著脖子喊道:蘇晚你少血口噴人!我爹是鄉紳,怎麼會做這種事
是不是血口噴人,證據說了算。
蘇晚將日記和木片圖樣擺在供桌上,大家看,這是我爹的日記,記錄了李大戶強占土地、阻撓修堤的經過。這是堤壩裂縫圖,證明他早就知道危險卻不作為!
李郎中上前作證:當年我親眼看見李大戶賄賂官差,阻止上報堤壩險情!
朱家渡村長也說:我們村的老人都能證明,李大戶在洪水後低價買了不少受災的田地!
村民們炸開了鍋,那些在洪水中失去親人的家庭更是群情激憤。難怪我家的地被他強占了!我爹就是修堤時被沖走的!
憤怒的喊聲震得祠堂梁柱嗡嗡作響。
李狗蛋見勢不妙,想偷偷溜走,被阿禾帶著幾個年輕人攔住。把他綁起來送縣衙!查他家裡的地契,肯定都是搶來的!
村民們的怒火像潮水般湧來。
主簿看著確鑿的證據,麵色凝重地說:此事關乎人命和土地,我定會上報縣令徹查。桑麻渡的土地,會按原主歸還。
他轉向蘇晚,你有如此膽識和證據,真是難得。
蘇晚望著供桌上父親的牌位,深深鞠躬。陽光透過祠堂的窗格照進來,落在散落的證據上,彷彿沉冤終要得見天日。她知道,這不僅是為原主父親翻案,更是為所有被欺壓的村民討回公道。
15
桑麻興農
夏至時節的桑麻渡,放眼望去一片生機勃勃。新修的水渠縱橫交錯,將清澈的淮河水引入千畝稻田,田埂上的桑樹枝繁葉茂,蟬鳴聲此起彼伏。村口的空地上,幾間青磚瓦房拔地而起,門口掛著
桑麻農桑學堂
的木牌。
今天是學堂開課的日子,蘇晚穿著新做的布裙,站在學堂前的高台上,看著台下黑壓壓的村民和鄰村代表,心裡感慨萬千。一年前她剛來這時,這裡還是一片鹽堿地,如今卻成了遠近聞名的糧倉。
感謝巡撫大人和縣令大人的支援!
蘇晚向台下的官員鞠躬,今天學堂開課,不僅教大家種稻養魚,還要教孩子們讀書識字,讓桑麻渡的技術和文脈都能傳下去。
巡撫笑著點頭:蘇女師興農有功,朝廷已撥款擴建學堂,還要在淮河沿岸推廣稻魚共生技術。
他示意身後的官差揭開牌匾,從今日起,桑麻渡升格為‘桑麻鎮’,蘇晚任鎮農桑主簿!
村民們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阿禾跑上台給蘇晚戴上用麥穗編的花環,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姐姐,你做到了!
李郎中顫巍巍地送上一本新抄的《農桑要術》,上麵補全了原主父親的批註和蘇晚的改良方法。這是咱們桑麻鎮的傳家寶。
老郎中的聲音帶著驕傲。
儀式結束後,蘇晚走到河邊,望著波光粼粼的河麵和兩岸金黃的稻田,彷彿看見父親的笑容映在水麵上。她從袖中取出那半冊舊《農桑要術》,將它和新抄本一起放進學堂的書櫃裡。
風吹過稻田,稻浪翻滾如金色海洋,水溝裡的魚兒躍出水麵,劃出優美的弧線。蘇晚知道,桑麻渡的故事纔剛剛開始,而她將在這裡,用知識和汗水,繼續書寫屬於這片土地的傳奇。
-
棋子小説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桑麻渡:重生農女的農技逆襲路,桑麻渡:重生農女的農技逆襲路最新章節,桑麻渡:重生農女的農技逆襲路 dq_cn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