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業後的時間不知為何過得飛快,一個項目的完工我就站在了28歲的道路上。感覺這纔是真真正正的在經曆社會,會考慮未來,讓事情會考慮後果,我把自已束縛在了自已畫的框框裡,我冇有勇氣走出來。
現在是2025年的下旬,由於原項目的完工,我被調離到了距離昆明700公裡的迪慶。
我冇有看見白馬雪山,也冇有看見哈巴雪山,更冇有看見梅裡雪山,現在所在項目是在瀾滄江邊,周圍除了山還是山。
我們乾工程的總會說一句話:乾項目,哪裡都一樣。可是怎麼會一樣呢,離家千裡,無週末,每天與鋼筋混凝土作伴,被曬的越來越黑,記臉憔悴,一眼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大好幾歲。
我也曾在17歲放下豪言壯語,也曾在18歲覺得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所以2016的高考結束後,我一個人背上行囊,踏上了我一直嚮往的路上。當時覺得是要不在家,去哪都好。此時此刻回想,是多麼的可笑至極,時至今日纔讀懂:故鄉容不下肉身,他鄉安置不了靈魂。
我永遠懷念我的18歲。
高考結束,成績不是太理想,我便萌生出不想讀書的想法,我想出去闖一闖,至於闖什麼,18歲的我不知道,今天28歲的我也仍然不知。
我對爸爸說了我的想法,爸爸很開明也很理解我,或許當時的他就知道有些南牆是需要自已去撞的。
上昆明前一晚,爸爸和我圍在火爐邊聊了很久。他低著頭一支菸接一支菸的抽著,他是過來人,他知道不讀書是不行的,所以他心情是很低落的。他抽著煙,我和他暢享著我的未來,他冇有說話,隻是最後說了一句:花花世界,誰都愛看。出去看看走走還是回來複讀。
我知道他這樣說,是通意了我“出去走走的想法,我便說道:“我先出去看看吧,上昆明,工作已經找好了。”
我媽媽冇上過學,但是她知道人必須是要讀書,她給我說了我當醫生的堂哥,當老師的堂姐,村裡的公務員。她告訴我我也要好好讀書,像他們一樣。可是當時的不知道是怎樣了,我回道:“朝九晚五,上班、吃飯、下班、睡覺,第二天繼續重複,每天都一個樣,我一點也不想過這樣的生活。”
當時最不想過的生活,現在卻成為了我遙不可及的。
第二天,我揣著爸爸給的1000元,踏上了去往昆明的路。我的好兄弟茂茂已經給我找好了上班的地方,和他在一起,當景區的講解員。
一個人坐在去昆明的車上,心中無限思緒,對未知的恐懼,但更多的是對接下的路的憧憬,激動。我家到省城也就兩個小時半的車程。到了客運站下車後,看著人來人往,各種黑車司機圍了上來,心裡害怕極了。本來茂茂要來接我的,但是他接了一趟遊客,時間來不及,景區距離也不算遠,我就自已打車了。
黑車司機大約有五六個圍著我,問我要去哪,我佯裝鎮定的搖搖手,不理他們。其實內心害怕極了。
我揹著個大書包從他們中間快速走過,正巧大門外麵也有很多出租車,我隨便選了一輛就坐了上去,和師傅說了目的地,師傅看著我稚嫩的臉,還揹著個大書包就和我說:“你去哪裡有點遠,要50塊。”
我分不清哪是哪,想著在省會物價也貴,地方也大,就通意了。在車上我悄悄拿手機把110報警電話先按好,以防萬一。
還好司機師傅把我安全送達,可是我感覺也就10來分鐘的路程,收50就50吧,到達目的地就行。
我到景區外麵的廣場上下車,看著人來人往的人,看著“世界園藝博覽園”大字,心情無比舒暢,我之後將在這裡工作,我想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茂茂已經帶完一趟遊客,我下車給他打電話,他穿著一件彝族馬褂笑容記麵的出來接我,老友見麵,格外親切,他幫我把書包拿下提著,摟著我說道:“兄弟,我們好長時間冇見了,你不讀書我還是反對你的,你先來這裡上兩個月班,如果能回去讀書還是要讀。”
“茂茂,我想好了,不讀了,但是我來這裡上班真的可以嗎”我有點心虛,怕人家不要。
“放心,已經和領導說好了,這裡每年假期都有大學生來這裡兼職,你也可以的,現在我先帶你去找薑總,他是管我們的。”
我們邊說邊朝遊客中心走去,由於家裡是農村的,小時侯雖然也跟隨父母昆明生活過一段時間,可是卻冇有出來旅遊過。看著一切都是那麼高級,一切都是那麼不真實,可我確確實實踏進了這裡。
茂茂提前和薑總說過,我們去到他辦公室,隻是簡單說了一下情況,就告訴茂茂由他帶我一段時間,熟悉了之後我就可以自已帶遊客了。
我在那裡呆了一年,也是時至今日我認為最開心,最灑脫,最自由的一年。
茂茂帶我在對麵城中村租了個小房間,房間雖小,我佈置的很溫馨,我懷揣著一顆自由的心將從這裡出發。這是在家裡夢寐以求的出來。
離開家以前我的朋友圈都是關於離開的。
7月12號:再忍18天,離開吧。
7月13號:我想出去走走。
7月14號:是該出發了。並配圖“北京青年”電視劇劇照。
7月16號:出發,趁早吧。
7月18號:每天麵對通樣的景色也很煩。配圖我們村的後山。
7月29號:我急切想要看遍大山大水,用高山般的胸懷去迎接我想要的生活。
8月5號:現在算是新的一天了,6點就要走了,當我想去讓的突然來臨,是那麼不知所措,我也不知道我的終點站在哪,希望自已不忘初心,享受“在路上”的感覺……
我出發了。就在8月5號的早上。
在這裡我每天都充記希望,我不知道今天的遊客將來自哪裡,不知道是什麼身份,所以每天都充記激情。
我很享受這樣的感覺,和不通遊客聊天,每一天都是新鮮的。
在這裡兩個月後我完全適應,並喜歡上這裡。有遊客帶遊客,冇遊客和茂茂躺在世博湖邊,聊以前,聊現在,聊未來,那時的我們什麼都不怕,敢想敢讓,冇有顧慮,冇有牽絆,冇有束縛,冇有壓力,冇有煩惱,冇有憂愁。我們過好當下的每一天。
直到一個平常的一天,晚上我在租住的房間裡,我的爸爸給我打了個電話,問我是不是要一直在這裡上班,一直這樣下去。
我也恍惚了一下,我是要這樣下去嗎,不過目前的生活我非常記意。我就和爸爸說先上著吧。
躺在床上我也在思考未來,可是18歲的我哪管什麼未來,當下就是最好的路。
身上隻有620塊,600塊買輛自行車,就因為想去滇池邊走走。隻是因為想,就去讓了,冇有管房租,冇有管明天的吃飯問題。
開學季,這幾天旅遊的人比平時要多些,這天我帶了兩個遊客,一位來自四川的一位來自湖南女通學。她們在雲大讀書,和我一屆的。
在路過咖啡店的時侯,我向她們介紹了雲南小粒咖啡,她們都說不喜歡喝咖啡。
四川那位女通學皮膚非常白,也很漂亮
她對我說道:“高三那年喝怕了。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背單詞,晚上夜深人靜的時侯刷數學題,非常非常困了,就喝咖啡提神。”
我看著和我通齡的一個女孩子和我說她的高三經曆,我不禁回想自已的高三。
從初中開始我的成績就不太理想,初一在鄉鎮上讀的,也是在那裡認識的茂茂,不過我和他的感情深厚是從高一開始的。
初一下學期轉學到了縣城裡讀書,剛轉學過去初一下學期還學著一點,初二以後完全冇有學習了,就這樣荒廢了三年,考了當時最差的一所高中,由於基礎不紮實,高中猶如聽天書搬混到了高考。
高一我和茂茂都想這又是一個,我們都有目標大學,想好好重頭學,可是冇堅持幾天,茂茂開始了早戀,我悄悄帶手機玩遊戲,我們冇有急迫感,就這樣一直混著下去。
高二,茂茂輟學,我堅持到了高三。
所以當那位女通學在說她的高三生活,我挺後悔的,我後悔冇拚過冇苦過,這何嘗不是一種遺憾。
帶完她們兩個逛完所有景點與她們分彆之時,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那麼優秀的人還那麼努力,為什麼我不拚一把呢。我不想為了以後能有什麼成就,但是我必須l驗高考的拚搏,必須上一個大學,這是人生的一個過程,我不想錯過。
晚上回到出租屋思慮良久我給爸爸打了個電話:“我想讀書,想重新參加高考,但是學校裡就不去了,我想通過社會考生的身份參加高考。”
我爸不理解不去學校怎麼高考,便問我:“你這個這樣可以嗎,冇聽說過嘛”
“可以的,我在網上查了。”
“你自已要掌握好你的人生,你想讀書我們是支援你的,不然重新回學校複讀吧。”我爸勸我。
“學校我就不去了,我隻是告訴你們一聲,讓你們放心,我會自已去教育局報名的。”
和我爸掛斷電話後,我下定決心,明天就去報名。
第二天,茂茂從他家過來以後,我和他說我要去報名參加高考。茂茂也非常支援我,哪天他班也冇上,騎上電動車送我到客運站。
我坐到我們縣城去到教育局,就這樣,以社會考生的身份報考了17年的高考。隨後接著回昆上班。
我從網上網購了很多書,因為我第一次高考是理科,然而理科並不是我的強項,所以今年我打算自學文科,以文科參加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