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南陽異兆
建安十二年的春雨來得比往年更遲些。諸葛亮跪坐在草廬前的青石上,指尖輕撫過焦尾琴的紋理。二十七歲的他隱居南陽已有五載,每日不過耕讀彈琴,與好友崔州平、石廣元等人清談度日。
琴絃突然發出不和諧的顫音。諸葛亮蹙眉停手,發現右手食指不知何時被木刺劃破,一滴鮮血正滲入琴身紋理。
刹那間,眼前的景象扭曲了。
他看見烽火連天的城池,看見長江上燃燒的戰船,看見自己站在五丈原的秋風中吐血而亡。無數畫麵如走馬燈般閃過,最後定格在一幅奇異的地圖上——天下被劃分爲三塊,分彆標著魏、蜀、吳。
孔明孔明!
崔州平的聲音將諸葛亮拉回現實。他這才發現自己已癱倒在地,冷汗浸透白袍。
你臉色煞白,可是染了風寒崔州平遞來一杯熱茶。
諸葛亮接過茶盞時,指尖碰到杯壁,又一陣眩暈襲來。這次他看見自己站在軍帳中,向一個雙耳垂肩的男子獻上地圖。畫麵轉瞬即逝,卻清晰得可怕。
我無事。諸葛亮勉強笑笑,卻暗自心驚。他嘗試觸碰身旁的竹簡,果然又看到片段——自己手持這卷竹簡,在殿堂上侃侃而談。
當夜,諸葛亮輾轉難眠。他反覆試驗這突如其來的能力,發現隻要集中精神觸碰物品,就能看到與之相關的重要未來。但這種看見消耗極大,三次之後他便頭痛欲裂,鼻血流了半宿。
此乃天授還是妖異諸葛亮望著窗外的殘月喃喃自語。他想起老師司馬徽曾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當時隻當是笑談。如今看來,或許冥冥中自有定數。
第二章
明主之驗
三日後,諸葛亮站在隆中的山崗上,遠眺襄陽方向。根據昨日從商旅處得來的訊息,劉備正敗走新野,投奔劉表。在觸碰一枚五銖錢看到的畫麵中,這個漢室宗親將在不久後造訪自己的草廬。
劉玄德...諸葛亮輕撚長鬚。他聽說過這位仁義佈於四海的皇叔,卻不知是否值得輔佐。猶豫片刻,他從袖中取出新製的八卦盤,閉目凝神。
預知的洪流洶湧而來。
他看見劉備在長阪坡摔阿鬥收買人心,也看見他臨終托孤時的淚眼;看見關羽驕傲走麥城,也看見張飛因暴虐被部下所殺;看見蜀漢建立時的歡慶,也看見鄧艾兵臨城下的絕望。
最令諸葛亮心驚的是自己的結局——六出祁山,星落五丈原。他猛地鬆開八卦盤,大口喘息。未來並非固定不變,但大趨勢卻如滾滾長江,難以逆轉。
先生在看什麼
稚嫩的聲音打斷思緒。諸葛亮低頭,見是鄰家孩童阿牛,正捧著個竹編的蚱蜢玩耍。
在看天下大勢。諸葛亮蹲下身,接過蚱蜢把玩。預知畫麵閃現:這簡陋玩具將在七年後成為軍中傳遞密信的載體。他微微一笑,將蚱蜢還給阿牛,好好收著,它日或有大用。
回到草廬,諸葛亮取出一卷空白竹簡,將所見未來謹慎記錄。寫至關羽失荊州時,他忽然停筆。若自己出山輔佐劉備,這些悲劇是否能夠避免又或者,正是自己的參與才導致這些結果
需得親眼驗證。諸葛亮下定決心。他換上粗布衣裳,揹著藥簍向新野方向走去。
第三章
初遇皇叔
新野城外二十裡的驛站旁,諸葛亮佯裝采藥,實則暗中觀察。根據預知,今日劉備將從此經過。
黃昏時分,一隊人馬緩緩行來。為首者兩耳垂肩,雙手過膝,正是劉備。諸葛亮假裝不慎滑倒,藥簍滾到路中央。
小兄弟無恙否劉備立即下馬相扶。近距離觀察,諸葛亮發現這位皇叔眼中確有憂國憂民之色,手上老繭也表明並非養尊處優之輩。
觸碰劉備手臂的瞬間,預知畫麵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強烈。諸葛亮看見白帝城的托孤,看見劉備顫抖的手抓住自己衣袖:君才十倍曹丕...若嗣子可輔,輔之...
先生通醫術否劉備的問話將諸葛亮拉回現實,我部將趙雲連日頭痛...
諸葛亮順勢為趙雲診治。把脈時,他看到這位白袍將軍將來在長阪坡單騎救主的英姿,也看見他晚年因諫阻伐吳而被冷落的落寞。
當夜,諸葛亮婉拒了劉備留宿的邀請。回程路上,他折下一段柳枝。預知顯示:三年後,他將用此處的柳木製作推演沙盤的木杆。
天命乎...諸葛亮仰望星空。預知能力已證實劉備確是明主,但蜀漢終將敗亡的結局也如烏雲籠罩。是避世保全,還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第四章
三顧之禮
第一顧那日,諸葛亮早有準備。他提前觸碰了草廬的每件物品,知道劉備會冒雪而來,會在等待時翻閱他的《梁父吟》註解。
崔兄,今日有貴客至,且隨我去後山賞雪。諸葛亮故意帶友人出遊,隻留下童子接待。
通過預知,他看到劉備在雪中佇立兩個時辰的背影,也看見關羽張飛的不以為然。這些畫麵讓他確信劉備確有誠意,但同時也擔憂關張二人將來會造成的禍患。
第二顧前,諸葛亮做了個實驗。他將《孫子兵法》放在案幾顯眼處,又在牆角藏了卷《商君書》。預知顯示:劉備會注意到前者而忽略後者,證明其重軍事輕內政的傾向。
果然,第二次來訪的劉備對《孫子兵法》大加讚賞,卻對《商君書》隻字未提。諸葛亮在暗處觀察,心中已有計較。此人確為仁義之君,但治國方略尚需引導。
下次該讓他看什麼諸葛亮摩挲著新得的青銅鼎。預知畫麵顯示這鼎會在將來用於祭祀,而祭祀的場景中,蜀漢旗幟仍在飄揚。
第三顧前夜,諸葛亮徹夜未眠。他觸碰草廬的每根茅草,看到它們未來可能見證的曆史。其中最清晰的畫麵是自己與劉備對坐暢談,案上鋪著繪有三分的輿圖。
隆中對...諸葛亮喃喃自語。他研墨提筆,將預知中看到的天下大勢繪成草圖,又反覆修改至天明。這不是占卜,而是基於預知資訊的戰略推演。
當劉備第三次叩響柴門時,諸葛亮已胸有成竹。他知道這位皇叔會問什麼,也知道該如何回答。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改變某些未來的可能性——比如讓關羽早些認識東吳的重要性,比如勸阻劉備伐吳的時機。
將軍既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諸葛亮最終躬身行禮。在雙手相觸的瞬間,他同時看到了兩種未來:一種是蜀漢最終統一,另一種仍是三國歸晉。區別隻在於幾個關鍵節點的選擇。
第五章
博望試鋒
建安十三年春,曹操派夏侯惇率精兵十萬進攻新野。劉備軍不過數千,眾將惶恐。
軍帳中,諸葛亮輕搖羽扇。他早已通過預知看到此戰結果,但需要讓它看起來像精心設計的計謀而非神機妙算。
軍師可有良策劉備憂心忡忡。
諸葛亮取出新野周邊的沙盤。觸碰每麵小旗時,他都看到不同的佈陣結果。最理想的是在博望坡設伏,但需精確計算風向和時間。
恐軍心不服。劉備看著張飛關羽的冷眼,低聲提醒。
諸葛亮早有準備。他取出一卷竹簡遞給劉備:此乃《火攻十二法》,請主公三日後考校諸將。通過預知,他知道張飛會偷看竹簡併提前在博望坡演練,正好落入算計。
戰事發展一如預見。夏侯惇果然中伏,火光中曹軍自相踐踏。諸葛亮站在高處觀戰,每處火起的位置都與預知分毫不差。但當他試圖預知下一場戰役時,突然頭暈目眩,咳出血絲。
軍師!趙雲急忙攙扶。
諸葛亮擺擺手,心中瞭然。預知能力並非無限,每次使用都在消耗他的精氣。為了改變蜀漢的命運,他必須謹慎選擇乾預的節點。
當夜慶功宴上,劉備舉杯相敬:今日方知臥龍之才!眾將拜服,唯有關羽眯著丹鳳眼,似在思索什麼。
諸葛亮飲酒時觸碰酒杯,看到未來關羽會因驕傲輕敵而敗走麥城。他暗歎一聲,知道這將是下一個需要改變的關鍵節點。
第六章
江夏決策
長江水拍打著江夏碼頭的木樁,諸葛亮俯身掬起一捧江水。水流從指縫間溜走的刹那,預知如潮水般湧來:
——曹操的千艘戰船連成一片;
——江麵燃起沖天大火;
——自己站在祭壇上揮劍指天...
軍師,主公急召!趙雲的喊聲打斷預知。諸葛亮拭去鼻血,發現掌紋間多了幾道詭異的紅線,像是被火焰灼燒過的痕跡。
議事廳內氣氛凝重。劉備將曹操的勸降書傳閱眾人,諸葛亮注意到竹簡邊緣有暗色汙漬——預知顯示那是曹操謀士程昱的鼻血,他們在書寫此信時已經起了殺心。
諸位以為如何劉備環視眾人。
諸葛亮輕搖羽扇。通過昨日觸碰孫權使者帶來的玉佩,他已看到孫劉聯盟的必然。但直接說出將顯得未卜先知,他需要引導眾人自己得出結論。
亮有一計,可遣使者聯結東吳...他故意隻說半句。
果然,糜竺立即附和:孫將軍坐擁六郡,必不甘心降曹!
諸葛亮點頭,同時觸碰案幾。新的預知片段閃現:自己與魯肅同舟渡江,周瑜在帳內暗中佈置刀斧手...他暗自記下這個危險時刻。
離席時,關羽攔住去路:軍師似已成竹在胸丹鳳眼中閃著探究的光。
諸葛亮遞過自己的羽扇:雲長可要試試當關羽手指碰到扇骨,諸葛亮同時觸碰他的手腕,看到未來麥城的暴雨和吳字大旗。這次預知比往常更清晰,代價是喉頭湧上的血腥氣。
扇子太輕,不合關某性子。關羽將扇子拋回,大步離去。
諸葛亮咳嗽著擦去嘴角血跡。改變關羽命運將是最艱難的挑戰。
第七章
江東險局
諸葛亮的扁舟剛抵柴桑,就感到一陣心悸。觸碰船舷的預知顯示:今晚的宴會上,周瑜會在他的酒中下毒。
孔明先生!魯肅熱情相迎。握手瞬間,諸葛亮看到這位老實人未來會在自己與周瑜間艱難調停,最終憂憤而死。
宴會如預知所示進行。當週瑜舉杯走近,諸葛亮假裝袖中銅錢落地,彎腰避開毒酒。聽聞都督善弈,亮偶得古譜一卷...他取出早準備好的棋譜——這是觸碰魯肅玉佩時看到的破局關鍵。
周瑜接過棋譜,臉色微變。這卷失傳已久的《陰符十三篇》正是他苦尋的兵法。先生博學,改日請教。毒殺計劃暫時擱置。
接下來三日,諸葛亮遭遇了七次意外:鬆動的欄杆、脫韁的烈馬、突然倒塌的書架...每次他都依靠預知僥倖躲過。代價是眼中血絲密佈,十指指甲全部泛紫。
第四日清晨,諸葛亮在孫權府前的石獅旁靜候。預知顯示:今天孫權會在此處猶豫不決。當年輕的吳主踱步而出,諸葛亮觸碰了石獅的眼睛。
將軍請看。他指著地上螞蟻搬運蝗蟲的屍體,弱蟻合力尚可製強敵,況孫劉乎
預知畫麵與現實重疊:孫權拔劍砍斷案角,宣佈聯劉抗曹。但諸葛亮也看到了更遠的未來——同樣的寶劍會架在關羽的麥城使者脖子上。
第八章
祭風代價
赤壁戰前夜,周瑜終於亮出殺招。欲破曹軍,須用火攻。然時值隆冬,獨缺東風...他盯著諸葛亮,先生能借否
帳中一片死寂。諸葛亮通過昨日觸碰東風旗,早已看到三天後風向會變。但此刻承認將坐實妖術嫌疑。
亮願設壇祭風。他平靜地說,若三日無風,甘當軍令。
回到營帳,諸葛亮嘔出大口鮮血。頻繁預知已讓他的身體瀕臨崩潰。最危險的還不是周瑜——通過觸碰七星劍,他看到祭風時會有東吳死士放箭。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諸葛亮披髮執劍登上七星壇。他知道真正的危險將在午時三刻來臨,那時東南風將準時出現,而暗箭會從東南角的鬆樹射來。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他故意高聲念著太平道的咒語,讓周瑜的人放鬆警惕。當第一縷風拂動袍角時,諸葛亮突然側身——一支弩箭擦過咽喉,釘在身後的幡杆上。
東南風越刮越猛。諸葛亮繼續舞劍,實則通過預知調整站位,避開後續三支暗箭。祭壇下的人群隻看到狂風捲起他的衣袍,宛如天神下凡。
孔明真臥龍也!魯肅的讚歎淹冇在風中。
但諸葛亮知道代價有多大。他下壇時幾乎無法行走,七竅都滲出血絲。最糟的是,預知能力開始變得不穩定——觸碰長江水時,他同時看到兩個未來:曹操敗走華容道和被關羽擒殺。
第九章
華容抉擇
主公當親率一軍埋伏華容道。軍帳中,諸葛亮指著地圖。實際上他並不確定曹操是否會走這條路,預知給出了矛盾的資訊。
劉備疑惑:軍師前日還說曹操必走烏林...
諸葛亮咳嗽起來,帕子上滿是血跡。過度使用預知導致能力紊亂,他第一次麵臨無法確定的局麵。可分兵兩路,他勉強道,亮願守華容。
真實原因隻有他知道:在觸碰關羽的青龍刀時,看到了義釋曹操的畫麵。若想改變這個未來,必須親自在場。
然而戰事發展出乎意料。當曹操殘部果然出現在華容道時,諸葛亮突然暈厥。等他醒來,曹操已逃脫。關羽跪在帳前請罪,但眼中全無悔意。
天意如此。劉備歎道。唯有諸葛亮知道,這不是天意而是預知反噬——他試圖改變本應發生的未來,導致能力暫時封閉。
當晚,諸葛亮強撐病體觸碰周瑜的來信。預知畫麵令他毛骨悚然:周瑜正在策劃奪取荊州,而關羽的傲慢將導致一係列災難。最可怕的是,他看到自己未來會與周瑜在荊州城下對峙,而那時預知能力將完全消失。
必須加快計劃。諸葛亮在竹簡上寫下龐統二字。通過觸碰西川地圖,他知道這位鳳雛將是入蜀的關鍵。但代價是什麼他不敢再嘗試預知。
長江的波濤聲中,諸葛亮將寫滿預言的絹布焚燬。火焰映照著他急劇衰老的麵容,三十歲的年紀,眼中卻已沉澱著六十歲的滄桑。
知其不可而為之...他喃喃自語,嚥下又一口鮮血。
第十章
祁山星落
五丈原的秋風格外凜冽。諸葛亮觸碰營帳前的旗杆,看到的卻不是戰場形勢,而是自己的靈柩被運回漢中的畫麵。預知能力已完全失控,不再迴應他的控製,像一匹脫韁野馬,隨時將殘酷的未來塞入腦海。
丞相,該服藥了。薑維端著藥碗走近。諸葛亮接過時碰到他的手指,瞬間看到這位弟子將來九伐中原、最終自刎殉國的結局。藥汁潑灑大半。
伯約,若我不在了...諸葛亮突然住口。預知顯示薑維會在他死後改變北伐策略,這或許比自己的固執打法更好
營帳內,諸葛亮展開西川地圖。觸碰紙張時,無數未來分支如洪流般湧入:漢中失守、成都淪陷、劉禪投降...最樂觀的一條線也隻延續了蜀漢十年國運。他劇烈咳嗽起來,帕子上除了血跡,還有細碎的黑色組織——預知的代價正在從內部吞噬他。
報!司馬懿率軍抵渭水!傳令兵的聲音傳來。
諸葛亮揮手示意眾人退下。他取出珍藏的七星燈——這是根據預知中看到的左慈秘術所製。點燃燈芯需要七日不滅,或許能延壽一紀。但預知同樣顯示,魏延會闖帳撲滅主燈。
知其不可而為之...諸葛亮苦笑著擺好燈陣。無論如何,他必須嘗試。
第十一章
天命博弈
渭水兩岸,蜀魏大軍對峙月餘。司馬懿堅守不出,諸葛亮派使者送去女裝羞辱。當使者返回時,諸葛亮觸碰他帶回的魏營令牌,看到了驚人畫麵:司馬懿在帳中擺著與自己相同的沙盤,甚至預判了蜀軍的糧道。
他也懂預知諸葛亮驚疑不定。但更深的預知揭示真相:司馬懿是通過多年觀察,總結出了他的思維模式。這位宿敵在用自己的方式預見未來。
當晚,諸葛亮冒險使用了最後一次可控預知。他將代表蜀漢的赤旗插入沙盤,閉目凝神。腦海中浮現出兩條分岔路:一條是繼續對峙直至糧儘退兵;另一條是設計誘司馬懿出戰,但會導致自己病情急劇惡化。
用火。諸葛亮突然睜眼下令。他看到了第三條路——在隴上麥田放火佯裝搶收,實則埋伏弓弩手。這不是預知直接給的答案,而是他綜合無數片段後推導的策略。
計劃成功大半。司馬懿果然派張郃追擊,蜀軍伏兵射殺魏國名將。但當諸葛亮想擴大戰果時,預知突然閃現:自己的軍隊會在追擊中遭遇暴雨,士卒溺斃無數。他不得不鳴金收兵。
丞相為何...魏延憤懣不解。
諸葛亮無法解釋。他的眼白已完全被血絲覆蓋,視線中的世界如同透過紅色琉璃。最可怕的是,預知開始與幻覺混雜——有時他分不清眼前是真實還是未來。
第十二章
燈滅魂歸
第七夜,七星燈的火苗忽明忽暗。諸葛亮強撐病體批閱文書,筆尖在薑維名字上停頓。通過白日觸碰弟子佩劍看到的未來,此人將是蜀漢最後的屏障。
文偉,取我錦囊來。諸葛亮喚來費禕。這些繡著危時開啟的綢袋,是他根據殘存預知製作的最後禮物。其中一個要給遠在成都的趙雲,裡麵寫著東吳必背盟的警告;另一個給蔣琬,註明不可重用楊儀。
突然,一陣劇痛襲來。諸葛亮撞翻案幾,竹簡散落一地。他抓起最靠近的竹簡觸碰,看到自己死後蜀軍撤退,楊儀與魏延內鬥的場景。這竹簡恰好是《出師表》原稿。
原來如此...諸葛亮恍然大悟。他掙紮著在竹簡背麵加寫密令:令魏延斷後,薑維次之,楊儀押糧。這樣調整將避免內訌。
子時三刻,帳外傳來喧嘩。諸葛亮知道魏延來了,正如預知所示。他平靜地整理衣冠,將最重要三個錦囊貼身存放——這是給劉禪、薑維和未來滅吳將領的。
魏延求見!帳門被粗暴掀開。七星燈的主燈劇烈搖晃,諸葛亮冇有去扶。他早已通過預知知道,延壽之術終究逆天而行。
燈滅的刹那,諸葛亮感到某種解脫。失控的預知洪流終於停止,他的意識清晰起來,彷彿回到南陽那個初獲能力的下午。最後的畫麵是五丈原的星空,比預知中看到的更加璀璨。
告訴陛下,臣...儘力了...
第十三章
餘燼長明
成都丞相府,薑維捧著諸葛亮的遺物——一個漆木匣子。觸碰匣蓋時他莫名顫抖,彷彿有電流穿過。裡麵整齊排列著十二卷竹簡,每卷都標註著未來某年的危機與對策。
景耀五年,鐘會伐蜀,當守陽安...
炎興元年,鄧艾偷渡,陰平有險...
薑維不知老師如何預見這些,但他決定嚴格執行。展開最後一卷時,一片枯葉飄出。觸碰葉片的瞬間,薑維恍惚看見諸葛亮站在五丈原的營帳前,對他微笑頷首。
丞相...薑維淚流滿麵。他不知道這是預知殘留的影像,還是自己太過思念產生的幻覺。但從此之後,他作戰時總有種奇妙的直覺,彷彿有人在耳畔提醒危險。
千裡之外的洛陽,司馬懿把玩著從蜀軍繳獲的羽扇。觸碰扇骨時,他忽然皺眉——這觸感似曾相識,彷彿在夢中見過諸葛亮持此扇指揮千軍萬馬。
孔明,你到底還藏著多少秘密司馬懿喃喃自語。他下令將羽扇隨葬,卻不知這正應了諸葛亮最後的預知:司馬氏將因過度防備蜀漢而忽略內部隱患,最終導致八王之亂。
建興十二年冬,諸葛亮的靈柩抵達成都。百姓自發沿街跪拜,有人聲稱看見棺槨上方有七顆明星排列。劉禪親自扶靈,哭暈三次。當他觸碰丞相遺表時,突然打了個寒戰,彷彿有冰冷的手指拂過脖頸。
翌年春天,劉禪按遺表所言,提拔蔣琬、費禕共掌朝政,並開始秘密訓練水軍——這是為將來東吳背盟做準備。冇人知道年輕的後主為何突然如此果決,隻有他清楚:那夜夢中,丞相帶他看到了未來東吳偷襲荊州的慘狀。
終章
臥龍長眠
公元234年10月8日,諸葛亮葬於定軍山。下葬時發生奇事:當棺木放入墓穴,突然有白虹貫日,而後雲氣結成八卦形狀,曆時一刻方散。圍觀者皆言丞相顯聖。
陪葬品中有一卷特殊竹簡,記載著諸葛亮畢生預知所得。千年後,當考古學家觸碰這卷竹簡時,儀器檢測到異常能量波動。竹簡上的文字已模糊難辨,唯有一段清晰可讀:
天命可畏,然人謀亦可轉乾坤。後世君子,當知三分乃時勢使然,一統終為民心所向。臥龍醒複眠,長待風雲會。
當夜,參與發掘的年輕學者夢見自己站在南陽草廬前。一個羽扇綸巾的男子背對他說道:下一次,換你來執棋。
學者驚醒,發現手中緊握著一片不知從何而來的柳葉,葉脈組成清晰的六邊形圖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