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舊書情緣
林初夏推開時光書屋那扇吱呀作響的木門時,門楣上的風鈴發出空靈的迴響,彷彿在宣告又一個故事的開始。書店裡瀰漫著舊紙張與油墨特有的沉香,混雜著若有似無的樟木氣息,像是被時光精心醃製過的味道。陽光從臨街的玻璃窗斜射進來,在昏暗的室內劃開一道道明亮的光軌,無數塵埃在光柱中翩然起舞。
這家隱匿在大學城小巷儘頭的二手書店,是林初夏逃離現實壓力的秘密基地。作為曆史係研究生,她正在為畢業論文《民國時期知識女性的情感敘事研究》蒐集資料,那些泛黃紙張上的隻言片語,比冷冰冰的電子文獻更能讓她觸摸到曆史的溫度。
書店老闆是個總是穿著亞麻襯衫的中年男子,大家都叫他陳先生。此刻他正踩著梯子,將新收來的一批舊書歸類上架。聽到風鈴聲響,他頭也不回地說:左邊第三排書架最下層,有幾本民國時期的女校日記,你應該會感興趣。
林初夏輕笑,這就是陳先生的特彆之處——他總能精準地記住每個熟客的閱讀偏好。她踱步至指定位置,果然發現了幾本皮質封麵的日記本,但當她抽出其中最破舊的一本時,旁邊一本布麵精裝的《拜倫詩選》忽然滑落在地。
書頁散開的瞬間,一封信飄然而出。
二、泛黃信箋
那信封是那種老式的淡黃色航空信紙,已經微微泛黃髮脆,邊緣有些磨損,但儲存得相當完整。信封上冇有收件人地址,隻有一行蒼勁有力的鋼筆字跡:致吾愛
婉清。林初夏的心跳莫名加速,她環顧四周,陳先生仍在專心整理書籍,於是她小心翼翼地展開信箋。
信紙上的字跡瀟灑有力,墨色因歲月沉澱而略顯暗淡,但每一筆每一畫都透著書寫者的深情:
親愛的婉清:見字如麵。
昨夜又在圖書館見到你低頭寫字的樣子,睫毛在燈影下像蝶翅般輕顫。我準備了整整一星期的話,卻在那一刻忘得精光。隻能假裝尋找濟慈的詩集,在你身邊的空位坐下。
你說過最喜歡斯特拉斯堡的秋天,河岸兩邊楓紅似火。如果我順利通過畢業考覈,我們就在那裡舉行婚禮好嗎我已經向學校申請了留法助教職位,等攢夠錢就帶你去看看真正的斯特拉斯堡秋天。
永遠愛你的皓然1985年4月17日
林初夏的手指微微顫抖。1985年——整整四十年前的信件,為何會出現在一本顯然更新近的詩集中她翻看那本《拜倫詩選》,版權頁顯示是2005年的印刷版,這與信中落款的時間明顯不符。
發現什麼寶貝了陳先生的聲音忽然從身後傳來。
林初夏嚇了一跳,下意識地將信紙藏到身後:冇什麼,隻是一封舊信。
陳先生瞭然地微笑:又是某個癡心人的青春見證吧。舊書裡總藏著這樣的碎片,像是被遺忘的時光膠囊。他指了指書店後牆上一整麵的記憶牆,那裡釘著許多從舊書中發現的照片、票根和字條。
我想找到這封信的主人。林初夏脫口而出,隨即覺得自己有些冒失,至少應該把它歸還給寫信的人或者他的家人。
陳先生擦拭著眼鏡片:四十年過去了,人事全非,從哪裡找起呢
林初夏再次審視信封,發現背麵有一行極淡的鉛筆字,若非特定角度根本難以察覺:南園路27號,沈宅。她的曆史學專業素養被瞬間啟用——南園路是本市的老街之一,保留著許多民國時期的建築。
三、尋訪故人
南園路27號是一棟爬滿常青藤的西式小洋樓,隱藏在鬱鬱蔥蔥的法國梧桐之中。黑色的鐵門已經鏽跡斑斑,但門牌號碼依然清晰可辨。林初夏按下門鈴時,心裡已經準備了無數種開場白,卻在門開的瞬間全部忘光了。
開門的是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人,滿頭銀髮梳理得一絲不苟,深色的家居服熨帖平整。雖然歲月在他臉上刻滿了皺紋,但依然能看出年輕時的俊朗輪廓。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眼睛,那雙眼依然清澈明亮,彷彿能看透人心。
請問您找誰老人的聲音溫和但帶著疏離。
林初夏緊張地說明來意,並出示那封信件。當老人看到信封上的字跡時,手指明顯顫抖起來,眼中閃過複雜難辨的情緒——驚訝、懷念、痛苦,最後歸於深沉的哀傷。
這是我寫的信。老人的聲音忽然變得沙啞,寫給妻子婉清的。冇想到有生之年還能看到它...請進來說話吧。
四、往事如煙
客廳裡的佈置古雅而簡潔,雕花的木質傢俱顯然有些年頭了,但保養得很好。壁爐上方掛著一幅油畫肖像,畫中的女子穿著淡紫色的旗袍,眉眼溫婉,嘴角含著一抹羞澀的笑意。最引人注目的是她手中拿著一本《拜倫詩選》,與林初夏發現信件的那本一模一樣。
那就是婉清。老人注意到林初夏的視線,聲音裡充滿柔情,1949年她隨家人從上海遷來本市,我們是在大學圖書館認識的。那時她是外語繫有名的才女,我是建築係窮學生...
老人名叫沈皓然,如今已八十高齡。他娓娓道來那段塵封的往事,聲音平靜卻蘊含著深沉的情感。
1950年代的大學校園,沈皓然對周婉清一見鐘情。為了接近在圖書館看書的她,他每天提前去占座,卻整整一個月不敢搭話。最後是通過討論濟慈的詩集,兩人纔開始相識。1957年大學畢業後,婉清因家庭成分問題被下放農村,皓然放棄了留校機會主動申請同行。
1962年,兩人在農場簡陋的宿舍裡結婚,隻有幾位好友參加。皓然用撿來的廢舊木料做了一套傢俱,婉清用紅紙剪了喜字貼在窗前。
文革期間,我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關進牛棚。婉清每天站在批鬥會場外等我,就為了在我被押解經過時能看我一眼。有一次她偷偷塞給我半塊饅頭,被看守發現,推倒在地...那時她正懷著我們的第一個孩子...老人哽嚥了一下,孩子冇保住。
1980年,皓然平反返校任教,婉清也回到大學圖書館工作。他們以為苦難終於結束,開始計劃遲來的蜜月旅行——去婉清夢寐以求的斯特拉斯堡。
1985年4月18日,也就是寫這封信的第二天,我約她在圖書館見麵,打算正式向她提出斯特拉斯堡之旅。但她遲遲冇有出現...老人閉上雙眼,痛苦的神情彷彿又回到了那個絕望的時刻,後來我才知道,她在來見我的路上遭遇了車禍...那本應該帶在身上的《拜倫詩選》,沾滿了她的鮮血...
林初夏早已淚流滿麵:所以...她從未讀過這封信
沈皓然搖搖頭,目光投向壁爐上方的肖像:她永遠不知道斯特拉斯堡的約定。這些年來,我每年秋天都會去一次斯特拉斯堡,拍下最美的楓葉帶回給她看。他指著窗台上一個個相框,裡麵都是不同年份的斯特拉斯堡秋景,最新的一張是2024年的。
五、時空疑雲
離開沈家時,林初夏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夕陽將梧桐樹的影子拉得很長,整條南園路彷彿籠罩在金色的薄紗中。她下意識地繞道來到婉清當年遇難的地點——如今已是一個現代化的交叉路口,車水馬龍,毫無當年的痕跡。
站在人行道等待綠燈時,林初夏忽然意識到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沈皓然的故事裡,婉清在1985年4月18日就遭遇不幸,而那本夾著信的《拜倫詩選》是2005年印刷的——比車禍晚了整整二十年!更不用說信封背麵的地址寫的是沈宅,但按照皓然的說法,他們婚後一直住在大學宿舍,直到1990年纔買下南園路的這棟房子。
林初夏立即返回時光書屋,陳先生正在關門打烊。
那本書是今天早上才收來的,陳先生麵對質疑,一臉茫然地翻找出收購記錄,是一個年輕女子拿來賣的,她說這些都是她祖母的遺物...對了,她還特彆囑咐說這本《拜倫詩選》很重要,一定要妥善保管。
林初夏感到一陣寒意爬上脊背:您還記得那女子長什麼樣子嗎
很秀氣的姑娘,二十出頭,穿著淡紫色的連衣裙...對了,她的眼角有顆很特彆的淚痣。陳先生努力回憶著,她說她叫周明薇,還留下了聯絡方式...他在櫃檯裡翻找片刻,抽出一張便簽紙。
林初夏接過紙條的瞬間,幾乎停止了呼吸——便簽上的字跡與她口袋裡的那封信一模一樣!但更令人震驚的是,聯絡電話的區號居然是斯特拉斯堡的法國國際代碼。
六、神秘簡訊
那天晚上,林初夏失眠了。她反覆端詳那封信和便簽上的字跡,毫無疑問出自同一人之手。但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怎麼可能以年輕女子的身份出現還留下斯特拉斯堡的聯絡方式
淩晨兩點十七分,手機突然響起簡訊提示音。冇有來電顯示,隻有一串亂碼般的數字。林初夏點開資訊,內容讓她毛骨悚然:
謝謝你幫我把書帶給年輕時的皓然。他獨自堅守約定太久了,該輪到我兌現承諾了。落款:周婉清
林初夏猛地從床上坐起,背脊一陣發涼。周婉清可是按照沈皓然的說法,她早在四十年前就已經去世了!這究竟是誰的惡作劇還是...
她立刻回撥那個亂碼號碼,聽筒裡傳來您撥打的號碼不存在的提示音。嘗試回覆簡訊,也顯示發送失敗。就像那條資訊是憑空出現在她手機裡的一樣。
七、再次探訪
第二天清晨,林初夏再次造訪南園路27號。她需要弄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哪怕會被當作瘋子。
沈皓然的狀態與昨日判若兩人。他穿著筆挺的西裝,銀髮梳理得一絲不苟,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喜悅。最令人驚訝的是,他竟然是站著開門的——輪椅孤零零地放在客廳角落。
林小姐!我正想聯絡您!皓然的語氣充滿活力,今天早上收到婉清的來信了!她終於看到我的信了!
林初夏愣住了:可...婉清女士不是已經...
是啊,我也以為永遠失去了她。皓然眼中閃著淚光,但那是幸福的淚水,但你看,這是她的親筆信!她說在斯特拉斯堡等我,就像我們約定的那樣!
他遞過一封信紙,林初夏一眼認出那與神秘簡訊相同的字跡。信紙上帶著淡淡的紫羅蘭香氣,內容與簡訊大致相同,但多了具體細節:婉清說時間終於對了,他們可以在斯特拉斯堡度過這個秋天,還囑咐皓然帶上那本《拜倫詩選》。
可是...這怎麼可能...林初夏喃喃自語。
皓然神秘地微笑:你知道嗎昨晚我夢到婉清了。她說有些愛情能夠超越時間的限製,真正的約定永遠不會被遺忘。她還說...要謝謝一個傳遞希望的使者。他意味深長地看著林初夏。
八、時空之門
林初夏決定去找曆史係的秦教授求助。秦教授專研時空理論與曆史哲學,是校內著名的怪才學者。
聽完整個經曆後,秦教授若有所思地擦拭著眼鏡:你有冇有聽說過‘情感時空錯位’理論某些強烈的情感能量能夠打破時間的線性規律,在時空中留下特殊的‘印記’。這些印記可能通過物品傳遞,特彆是那些承載著深厚情感的物件。
他起身從書架上取下一本厚厚的著作《時間的情感維度》:比如這本書記載了一個案例:二戰期間一名士兵寫給未婚妻的信件,在七十年後出現在當年的訂婚戒指盒裡,而收信人堅稱那個盒子從未被打開過。
可是這解釋不了婉清是如何‘回覆’信件的...林初夏困惑地說。
秦教授眼中閃過興奮的光芒:如果兩個人的情感聯結足夠強烈,可能創造出跨越時空的對話通道。就像量子糾纏,即使相隔時空,情感狀態仍然相互關聯。他翻到某一頁,看這裡:1992年牛津大學的研究表明,強烈的遺憾或未完成的約定最容易產生這種效應。
林初夏忽然想起什麼:那本《拜倫詩選》...婉清去世時應該帶在身邊,但皓然先生卻說它沾滿了鮮血...而我發現的這本是2005年印刷的...
時間自我修正!秦教授激動地拍桌,可能婉清的強烈情感改變了時間線,創造了另一本《拜倫詩選》的存在!這就是著名的‘諾維科夫自洽性原則’——時間旅行者不能改變曆史的必然進程,但情感或許能繞過這個限製!
九、書店秘密
帶著滿腦子的時空理論,林初夏再次造訪時光書屋。這次她直截了當地問陳先生:您這家書店是不是有什麼特彆之處
陳先生沉默良久,終於歎了口氣:你跟我來。
他帶領林初夏走進書店後方從未對外開放的藏書室。房間裡瀰漫著更濃重的舊紙氣息,四壁全是頂天立地的書架,上麵擺滿了各種古籍。房間中央有一個特彆的玻璃展櫃,裡麵陳列著一本破損嚴重的古書。
這是店裡的鎮店之寶,《時光之書》,15世紀的抄本。陳先生輕聲說,據傳說,這本書能夠...連接不同時空的情感。曆代店主都發現,某些特定書籍在這裡會出現時空交錯的現象。
他指向房間角落的一個特殊書架:那個區域的書架尤其特彆。放在那裡的書常常會出現時空錯置——從未來回到過去,或者從過去前往未來。你發現的那本《拜倫詩選》,就曾經放在那個書架上。
林初夏感到一陣眩暈:所以婉清的信件...
可能通過某種方式從1985年穿越到了2005年的書中,又或者是未來的婉清將回覆送回了過去...陳先生搖搖頭,這些現象無法用科學解釋,但它們確實發生了。
他告訴林初夏,書店曆代店主都記錄了許多類似案例:1942年的一本日記裡夾著2001年的剪報;1977年的科幻小說中發現了2015年纔有的科技名詞解釋;甚至有一本1990年的相冊裡出現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照片。
時間在這裡不是線性的,而是交織的狀態。陳先生總結道,特彆當涉及強烈的情感時,時空的壁壘會變得模糊。
十、秋日約定
一個月後,林初夏收到沈皓然的明信片。畫麵是斯特拉斯堡秋日的美景,楓紅似火,河麵倒映著藍天白雲。明信片背麵是皓然蒼勁有力的字跡:
親愛的林小姐:我和婉清終於在這裡重逢了,就像年輕時約定的一樣。感謝你成為我們的信使,讓這段遲到了四十年的約定得以實現。生命會逝去,但真愛永恒。時間可以錯位,但約定終將兌現。祝你也找到命中註定的那份美好。皓然與婉清
敬上
林淺淺反覆閱讀著明信片,注意到郵戳的日期是1985年10月17日,但明信片紙質顯然是現代的,而且她昨天纔剛見過皓然先生!這種時空錯位的感覺既神奇又令人困惑。
她再次來到時光書屋,陳先生正在整理新一批的舊書。看到林淺淺,他微笑著遞過另一本布麵精裝書:我想你會對這個感興趣。
那是一本《濟慈詩選》,出版日期是2025年。林淺淺疑惑地翻開封麵,裡麵滑出一張照片——皓然和婉清在斯特拉斯堡楓樹下的合影,兩人笑容燦爛,看起來都隻有二十多歲。照片背麵寫著:感謝信使,愛超越時空。1985-2025-
這...這是什麼意思林淺淺驚訝地問。
陳先生神秘地笑了:時間在這裡從來不是線性的。或許對真愛而言,四十年隻是彈指一揮間。
十一、尾聲
林淺淺站在時光書屋的記憶牆前,將自己與皓然婉清的故事簡要寫下,釘在牆中央。她旁邊一個年輕男子正在翻閱舊書,忽然咦了一聲。
這本書裡好像有東西...他抽出一張紙條,困惑地皺起眉頭,2025年8月28日的購物清單但這本書是十年前出版的啊
林淺淺與陳先生相視而笑。她知道,又一個時空交錯的故事開始了。在時光書屋這個特彆的地方,時間從來不是直線前進的,而是以情感為紐帶,編織出一張錯綜複雜的網。而她自己,也已經成為了這個奇妙循環的一部分。
窗外,秋葉紛飛,一片楓葉隨風飄入室內,恰好落在林淺淺手中。她驚訝地發現葉麵上有一行細小的字跡:相信愛的力量,它比時間更永恒。
林淺淺抬頭望向窗外,彷彿看到皓然和婉清在斯特拉斯堡的楓樹下相視而笑。她輕輕摩挲著手中的楓葉,知道這不僅僅是一片葉子,更是一個跨越時空的承諾的證明。
在某個時空的1985年4月18日,周婉清小心翼翼地過馬路,手中緊握著那本《拜倫詩選》。她感覺到書中似乎多了些什麼,但急於見到皓然的喜悅讓她暫時無暇檢視。一輛汽車按著喇叭疾馳而過,她輕巧地避開了,裙襬揚起優美的弧度。
而在2025年的斯特拉斯堡,一對白髮蒼蒼的夫婦攜手漫步在楓葉鋪就的小徑上。老人從口袋中取出一片楓葉,輕輕放在妻子手中:四十年了,我們終於一起看到了斯特拉斯堡的秋天。
妻子眼中閃著淚光:時間從來無法將我們真正分開,不是嗎
風吹動楓葉,沙沙作響,彷彿在訴說著那些跨越時空的愛情故事。在時光的某個角落,真愛永遠年輕,約定終將實現。
-
棋子小説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二手書店的時空留言,二手書店的時空留言最新章節,二手書店的時空留言 dq_cn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