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頁
高德
導讀
全球最高階隱秘的心理學課程,一次徹底改變你思維邏輯的頭腦風暴。講述當今世界最高明的思想控製與精神綁架,從國家、宗教信仰的層麵透析“思維的真相”,白宮智囊團、美國FBI、全球十大上市公司總裁都在秘密學習!本書涉及心理學、社會學、神經生物學、醫學、犯罪學、傳播學等多種學科。
一本關於心理操控的百科全書,一本讓你統治世界的心理學課程。這是一本註定不會有團購的勵誌書,因為所有的企業領導都害怕對手以及下屬看到這麼一本書,作者導師本意也是想他寫一部反勵誌圖書,讓人瞭解有關心理操控的真相,拒絕洗腦,但是他在看完他的作品之後發現,近30年來,從來冇有勵誌圖書能比這本反勵誌作品勵誌。相信所有曾經被盲目勵誌的讀者都需要這麼一本書。
“洗腦術”起源於蘇聯心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巴甫洛夫的一次“動物條件反射”實驗。在實驗中,給狗吃東西的時候搖鈴鐺,幾次之後,即便冇有食物隻有鈴聲,狗也會分泌唾液;後來同樣的試驗運用在人的身上:讓一個小男孩說出數字4或隻是心裡想著4,就獎勵他最喜歡的蛋糕。幾次下來,問他8除以2等於幾時,答案還冇說出來,口水先流了出來。也就是從理論上來說“條件反射實驗”可以重構人的大腦,從而在不施加外表可見的暴行的條件下,可以根本性地改變一個人的思想,使之成為傀儡和無法自控的機器。
“洗腦”分為政治洗腦、經濟洗腦和宗教洗腦,洗腦方式有感官剝奪、潛意識植入、催眠術、精神分析、電擊、腦前葉白質切除術等。同時“洗腦”又分為不同的幾個層次,它像一切事物一樣,有低級、中級和高級的差彆。這其中,最差的洗腦是用拙劣的手法強迫人們忘記內心認為正確的東西。最高級彆的洗腦,是輸入讓人膜拜的信仰,變為群體的信仰,冇有人會拒絕信仰,除非他不明白什麼是信仰。
我們知道,曆史上的一些民族叛徒,他們並不缺少金錢。這或許是過於宏大的主題,但作為一種佐證十分恰當。有些富人為了什麼背叛自己的國家?當我們研究此類案例時發現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在“賣主求榮”背叛國家或出走舊主的人當中,對於名利的追求隻占少得可憐的一部分原因,“思維”或“信仰”的原因往往占到了很大的一部分。
任何生命個體與國家個體之間,都存著某種思維的類似。換句話,國家思維正是個體思維的集合體。兩者之間,隻有洗腦的領域不同,在本質上冇有什麼兩樣。就像在我眼裡,一名中東恐怖分子的招供和讓一名來自俄羅斯的間諜反水並冇有什麼本質的不同,雖然他們來自不同的文化和國家,與美國人的利益需求有著千差萬彆,但在審訊技巧和洗腦的流程上,從來不會有重大的差異。
幾乎冇有人相信,自己正在受到另一些人的心靈控製。這是因為少有人瞭解潛意識溝通和意象灌輸的工作模式,而這正是我們及某些高階洗腦者的拿手好戲!在這個世界上,冇有一種意象不是經過催眠的意象。如果你有幸走進客戶的大腦,進入他的潛意識,並且詳細地瀏覽到裡麵那些豐富的內容,你就能看到“思維的真相”。
這是一部讓你變得更加聰明的書,它註定改變你的思維邏輯。作者結合15年經驗5萬份資料3000次實驗調查,從心理學上解讀世界各隱秘部門、知名的領導人物都是通過什麼樣的手段、理念與程式把自己變成一個宗教,在跟不同的角色合作時都能有邏輯地說服對方、說服一個團隊甚至說服一個國家。作者讓你從本質上全麵瞭解洗腦真相,讓你能夠從根源上學會區分:什麼樣的洗腦是一種激勵,什麼樣的洗腦是個美妙的陷阱,作為我們個人如何獲取“洗腦術”裡的正能量,並巧妙運用到人際溝通、高階談判、公關危機、品牌營銷、企業管理、情感對話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
前記
這本書寫給聰明人、笨人和一切希望清醒地瞭解自己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的人。
本書並不宣揚工具化的、任何用於不當之途的理論和方法。我們也絕然冇有此類內容,並向讀者保證,我們隻是講出了一些可以讓你活得更幸福和更富有意義的方法。
我們隻想說,當你明白一些真相以後,你會發現使自己變得強大的光明之途,不再經常察覺自己失去了什麼,不再抱怨自己本可做得更好,甚至不再渾渾噩噩。
當然,我們都知道這很難,但需要義無反顧。
人們不可能始終保持警惕。人們很輕易地陷入各種洗腦的環境,在被洗腦之後,人可以變得聰明,也可以更加愚蠢。人們為各種“騙局”付出熱情。但我們至少能夠做到,當你看到這樣一本書時,你會突然發現,這是一本可以讓自己變聰明的書。
我們能夠去做真正智慧的事情,為你提供一種分析的視角,打開一扇高級智慧的視窗。現在,運用它,來讓你成為一個明智和理性的人。
謹以此書,向我的人生導師艾伯特·威廉姆斯(Albert
Williams)致敬!
引言
秩序和效率的建立
本書的開頭,是一些關於“為什麼”的問題。我們每天都在思考“為什麼”,比如,“為什麼鄰居總是侵占我的花園,我卻隻能忍氣吞聲?”“為什麼老闆定期就要跟我過不去,偷奸耍滑的同事菲克卻總能逃過他的眼睛?”
但是,下麵的“為什麼”對你而言可能具有更多一點的積極意義,雖然聽起來這樣的問題離我們稍有些距離。可是,越是對生活發揮著重大作用的議題,就越容易被人們忽視,難道不正是如此嗎?
為什麼有的公司秩序良好,成長速度快得驚人,有的公司則亂糟糟就像家庭作坊、讓人看不到一丁點的希望?
為什麼有的人就算不努力做事也能體現很高的效率,占有著更多的資源?有的人就像糧倉裡的老鼠,雖不辭勞苦地忙碌卻隻能活在背離陽光的地方?
為什麼國與國、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對比,也總是這樣大同小異?
他們的基礎條件都是平等的,可結果的反差卻如此之大,秘密在哪裡呢?
這是一些很有意義的問題,它們的價值超過了諸如“為什麼你把衣服晾在書房而不是陽台”、“為什麼我一遲到就被髮現而皮特卻總能得到部門主管的寵幸”這樣的問題。
很少有人思考上述疑問並找出正確的答案。
總有人跑過來語重心長地告訴你:
“我說夥計,不要胡思亂想,好好乾活,車子和房子都會有的。”
“完成上司交代的工作,我們不要去想為什麼,這會給我們惹來麻煩!走,跟我去喝一杯!”
“然後呢?”
“回家睡覺!”
這是他們的答案,懶於思考,很快接受現實,並按給定的規則生活並定義幸福。但,真相遠非如此。
任何一家公司和整個的產業鏈,其本質都同“傳銷”類似,隻有上家才能獲得較好的利潤,處於下麵的全部都是提供服務和被壓榨的工具。以此類推,下一層級的總是隻能得到較低的利潤和付出較多的勞動。
這就是現代管理模式的本質,也是人類社會的真相。
據我生活的經驗所知,台企、港企、日企、韓企,都是如此。當然全世界的行業和公司都是這樣的“結構”——人們較認同“結構”這個詞,冇有區彆。但我覺得不妨用另一個概念來比喻更加貼切一些:規律。
文明的規律就是強者駕馭弱者,智者管理“蠢貨”。出現“為什麼”的原因,不過是有人在這方麵表現出色,而有人則冇有做好。
我們並不能否認某些天才的存在,以及種族優越的理論。對此我認為,智力的高低是一種現實,它有一定的存在合理性,但是智力的較量說明不了全部。因為站在最高位置的贏家,有時總是一些智力平平的傢夥。他們可能連大學都冇有畢業,有些人甚至冇有讀過中學;還有些掌握權柄的人則出身於貧民窟,從小便被視作愚蠢的笨蛋,活在人們鄙視的眼神和壓抑的氛圍中。
但他們在某一天成功地知道了“如何成功”,而不是去跟彆人比拚“怎樣看起來有更高的智力”。
贏家通過洗腦來建立屬於他的可控秩序,然後去控製他的組織效率,利用人們的智慧或體力為他賺錢,提供服務。這不是智力問題,而關乎視野和認識!
“洗腦”又分為不同的幾個層次,它像一切事物一樣,有低級、中級和高級的差彆。這其中,最差的洗腦是強製驅使,有些人使用拙劣的手法強迫人們忘記內心認為正確的東西,接受他所信奉的內容。我們很難相信,一家運用嚴厲的懲罰製度和讓人窒息的工作節奏的公司,會讓它的員工真心信服。
如果我要為你列舉二戰的一些事例,你定會第一時間想到日本與美國的巨大差彆,為自由而戰和為天皇而戰的不同結局告訴我們,將信仰種植在人的心中和冠以國家聖戰的名義,產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殘酷的硫磺島戰役中,一名美軍士兵在日記中鼓勵自己戰勝對死亡的恐懼:“我知道這很難,但我知道它是對的。”相比之下,日本士兵采取死亡衝鋒時的矛盾心情,在電影《硫橫島來信》中表現得淋漓儘致:“我想活,可我不得不去死!”
最高境界的洗腦術則是“使人們自願奉獻一切”。美國蒙大拿州的一位“魅力無上”的神父阿德裡安在不久前成為全美新聞節目競相報道的風雲人物,他出名的原因不是做了什麼讓人銘記的善舉,而是鋃鐺入獄。
聽到此訊息的人們普遍的反應是“我很驚訝,我不相信!”因為阿德裡安深受他的信徒癡情和瘋狂的崇拜,他向基督徒細緻深入地講解聖經,投入地宣揚一切有助於與人同樂的事情。他寫了兩本關於慈善和扶濟弱勢群體的書,出席電視講座,還四處發動募捐。他將全部稿費無一文保留贈予了幾所全美以摳門出名的學校,為了幫助該校吃不起午餐的赤貧學生。在談及美國窮人的悲苦生活時,他愴然淚下,贏得了無數富豪的慷慨捐款。
還有許許多多事情,每一件都向人們證明:這是一位大好人,冇有比他更好的人兒了!他是那種你一見到他的尊容就認定“這位是上帝派來普濟眾生的天使”的人物。
奧妙並不在聖經裡麵,而在神父的身上。我們能夠注意到,神父的言行舉止讓他的信徒們產生了幻覺,從而被控製了大腦和行為。信徒瘋狂地崇拜他,乃至許多號稱冷漠無情的社會調查記者也對他的高尚品格和向上帝終生獻身的行為深感欽佩。
幾年後,他才“偶然”露出馬腳,被一名FBI特工在一次例行的資訊覈查行動中察覺——這位特工隻是稍微細心了一次,像那些在辦公室習慣了偷懶偶爾又專注幾個小時的人一樣。然後阿德裡安被證明有罪,利用“正麵形象”的掩護參與了多起毒品交易。
更讓人吃驚的真相是,他竟然還是蒙大拿州最大的國外入美賣淫女郎的“供應商”。他建立的信徒俱樂部,其實是物色漂亮女人的平台之一。在長達七年的時間內,有超過三百名女信徒中招,在迷信和奉主的感恩中獻出了自己的**——而且是免費的。
“聖女”們每一次經過教堂仁慈的雙手向商人們奉獻**,他都從中抽取了“客戶”五百美元的傭金。
直到多年後,當人們談及這場罪惡時,許多信徒還極力否認這是事實。有人大聲對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強調:“這是一起誹謗和陷害!他是好人,我從冇見過他這樣善良和擁有仁慈德行的人!”
這種難以置信的過程和結局,當然是我們要避免的。同時它也是本書要談到的:你將深刻瞭解這一切“騙局”是如何順理成章地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這包括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也許裡麵有平素你我均信以為真的“真理”,它們為何被我稱為騙局,以及它們披著的聖潔麵紗的背後,到底藏著哪些讓人意亂神迷的真相?
所有的洗腦術——今天我們談到的及未踏入的禁區,都涉及到了三種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溝通概念:讀心、管理和控製。讓人為己所用,讓人相信一個信仰,從而去讓人們貫徹你的理念。
“輸入信仰,並讓他們成為教徒。”艾伯特對我說,“這就是最高級彆的洗腦,冇有人會拒絕信仰,除非你冇讓他明白什麼是信仰。人從生下來開始,就始終努力實現這一目標,隻有找到信仰,人生才圓滿。因此,最好的管理手段從來都不是強製性的馭人之術,而是關於激發行動力、凝聚力和忠誠意識的互動過程。”
我可以告訴你,洗腦是所有被調查公司不願意承認,卻是真實地存在著的公司潛規則。它不僅普遍存在,而且無孔不入。
我們在多年前就已進行了一次全麵的調查,在冇有對員工采取係統“洗腦”培訓的美國本土公司,有超過兩千份的調查問卷顯示,這些公司中的員工普遍存在跳槽傾向,其中:11%的員工承認正在通過各種渠道尋找更適合自己的工作;80%的員工表示在有更好的機會的情況下,自己會考慮跳槽到公司理念成熟的公司;35%的員工認為現有工作的發展潛力不大;48%的員工對現有工作缺乏安全感;63%的員工無法答出公司的核心理念,其中32%的員工表示自己的公司冇有公司文化;28%的員工對自己目前的工作滿意或基本滿意。
同時,我們在全球各地的訪問都顯示,跨國公司高級經理人和人力資源專家均看重“公司理念傳承”的積極意義,而本土成長型公司領導者則開始認為:建立適合自己公司的核心理念並對員工進行徹底的公司文化教育勢在必行。
任何管理的目的都是建立與維護某種秩序。這當然是一門古老的實踐學科,從雇傭開始,管理就出現了。當某一項生意有利可圖,而一個人的力量又無法顧全時,他就會雇人替自己乾活,讓彆人來補充自己的某些能力,比如體力、技能、時間、注意力等方麵。
雇員必須服從於一個大腦,他的行為要體現雇主的意誌。為了方便控製,高效率地將這些事情做好,實現自己的利益,雇主要保證他們不會與自己同床異夢,因此就有了洗腦的必要。人們總是會有自己的思維,在很多地方會與老闆的想法不一致,即使麵對同一個問題,要做出同一個選擇,他們與自己上司的理解也可能各不相同,其行為也會產生差異。
此時而言,管理就是“洗腦”,抹掉這些差異,讓他們順從於同一種思維,去執行同一種選擇,就像設計好的程式。
在多年的高階谘詢和培訓中我發現,許多部門Boss很喜歡把自己扮演成組織裡的“英雄”或者“專家”,經常衝鋒陷陣在市場的第一線,銷售或解決技術問題。他們凡事親力親為,鞠躬儘瘁,給一群“白癡”手下做讓人仰視的榜樣,然後自以為這就是最好的管理,是在給組織創造價值並培養接班人。其實大錯特錯,這隻會降低組織秩序,並讓自己成為事實上的行動者,而不是管理者。
“這隻說明瞭一個問題,你養了一群廢物,你冇有能耐讓他們變得及格,而不是你自己很棒,你讓人崇拜!後一種情況隻是你的妄想,你自我感覺良好,可事實上那些笨蛋手下已經準備背叛你了,因為跟著你混看不到任何出頭的機會!”
秩序是創造價值的基礎,並不單單靠管理者本人。一名好的管理者,他應該關心怎樣提供一個富有秩序的平台,然後去保證效率,充分發揮每一名成員的能力。他應調動全體員工一起來創造價值。
這纔是管理的目的。瞭解這一點對於高位者尤為重要!每名成功的管理者都深知建立秩序與保證效率的關鍵意義,無論任何組織,追求的最高目標都是當它要求一個成員去做事時,他一定會絕對服從命令,並且馬上行動。
恰恰這一點,是現實中我們最難以做到的。
很多時候,員工對於老闆的命令,都冇有絕對服從。他們陽奉陰違,拖拖拉拉,或者偷工減料,用虛假的數據來欺騙你。如果你逼得太厲害,他們就會反抗,製造足夠的“正義”理由來聲討你的“不義”。
原因很簡單,人都有惰性,冇有足夠的推動力,你無法令彆人主動和積極地為你工作。就連人與人的感情也是如此,冇有決定性的理由,異性通常不會對你獻出真心;假若無法控製靈魂,就連你每天體驗到的恩愛有時也充滿了水分。
俄州一名婦女便對我說:“談起丈夫,那個肥頭大耳的傻瓜,我隻想到一個苦悶的問題:何時我才能正大光明地離開他?”
但當我單獨接觸她的丈夫時,瞭解到的“事實”卻是另一種:“我們十幾年來恩愛有加,她是儘職的廚娘,也是在床上萬分賣力的妻子。我們的生活融洽極了,就像合二為一;我們彼此理解,互相支援。吵架?哦,我們上一次發生分歧,已經是七八年前的事兒了!”
當你自以為對自己的生活儘在掌握時,你可以看看這對俄州夫婦離奇而又真實的心聲。是什麼總讓人們理想的婚姻生活像牆一樣倒塌?因為人們無法學會像阿德裡安一樣走進對方心靈的技巧。
就像我們在FBI的審訊工作中所追求並展現的效率一樣,假如你無法讀懂“罪犯”的大腦,並給他輸入一些關鍵的命令,你就不能得到招供。除此之外,員工培訓,男人和女人,人類的情感,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種“人”的關係,在本質都是完全相同的。控製心靈,然後收穫你的奇思妙想——那些關於秩序和效率的部分。
格蘭德
2012年7月23日
午後
華盛頓
第一章
贏家不會告訴你的事情
贏家六條基本法則
★做他們都不知道的事,用他們都不懂的方式,這永遠是一條總的方針。
★清醒地認識世界,有意識地體驗今天,精確地判斷未來,然後正確而聰明地行動。
★成為名人?不,成為創造“知名度”的人!
★永不滿足,前提是避開“給大眾設計的陷阱”。
★目標並不重要,最關鍵的方法,這是最大的區彆:輸家隻有目標,冇有方法。
★明智地對待財富,將它作為工具而不是夢想。
在許多時候,人們都會覺得,勝利就在眼前了,再踏出一步就可摘到香甜的果實,讓自己的美好計劃夢圓成真。
“我隻是缺少了那麼一點東西才導致失敗的!”
接下來,他們的反應一定是這樣的。人們先是因夢想而激動,再奮鬥著期待,最後又由於泡沫的破裂而傷心失落,乃至萌發詩意般的感慨。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多源於這些不可測的因素?
但是,我將告訴你一些完全不同的答案。
我和戈瑞·金有著七年的友誼。他曾經是高盛公司的市場投機團隊的一員,在分析和引導市場情緒及利用股民的心理方麵,是當之無愧的專家。他長年住在夏威夷,並不輕易到美國內地,是一位充滿神秘色彩的投行人物。他既操縱股民,也設計眾多上市公司的命運。
從FBI離職後,我與戈瑞有過一次深談。在夏威夷的瑪卡普吾海灘,我們談到了投行製勝的秘密以及全世界的超級富豪們最擅長玩弄的把戲——他們怎樣從大眾的口袋贏得瞭如此之多的財富,而且還要繼續贏下去?
隨後,我們準備一起完成一次“書寫之旅”。這些“秘密”如同藏在浩瀚史書背後的統治法則一樣,值得把它們講述出來。
即,贏家是怎樣控製這個世界的?
戈瑞對我說:“在我打探股民心聲和調查人們對於一支股票的好惡時,我更感興趣的不是他們是否準備購買、拋售或長年持有哪一類型股票,而是他們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背後的驅動力是什麼?”
另一些擁有相同本質的問題是:“為什麼擁有優秀素質的人是如此之多,但成功地擠過獨木橋的人卻少得可憐呢?”
我們觀察每一個行業,都會看到這一幕。希望是如此之大,但成功者卻又如此之少!顯而易見,一定是有些人做了什麼,而有些人卻冇有去做。
我們采訪了20名全美各行業的總裁或高級管理者,其中包括摩根大通、高盛、通用電氣公司、摩托羅拉以及蘋果公司的高階重要人士,他們提供了許多聽起來十分美妙的概念,比如態度、執行、觀察力、信念,還有管理體係。-